提高警惕 不要掉进降压误区

核心提示:有些患者对高血压病不了解,很容易掉进误区。只顾追求降低血压;降压过快过低;血压一降,立即停药;只依赖降压药,忽视综合性治疗;仅凭感觉估计血压的高低。患者应在医生指导下,找出适合自己的降压方法。

  高血压是一种慢性病,患者需要长期服药控制血压的。近些年来,虽然医学在不断的进步,治疗高血压的药物也在改善更新,降压的水平也有了明显提高。但令人担忧的是,一些患者血压降低了,却把血脂升上去了,因此,大家一定要提高警惕,不要掉进降压误区。

  误区一:只顾追求降低血压

  不同年龄段的人群要根据自己身体的具体情况采取降压措施,不能只一味的追求血压降到正常水平。60岁以上的老年人,一般都不同程度的会有动脉硬化,偏高些的血压,有利于心、脑、肾等脏器的血液供应。由此可见,不是所有的人都必须把血压降到正常水平,适合自己的血压才会有利于健康。

  误区二:降压过快过低

  血压降低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短时间内血压降得过快过低会使病人感到头晕乏力,还可诱发脑血栓形成等严重后果。

  误区三:血压一降,立即停药

  有些高血压患者在服药过程中发现血压降低了就停止服药了,这是极不明智的做法。这样的结果是在不长时间后血压又会升高,导致血压较大幅度的波动,会引起心、脑、肾发生严重的并发症。正确的服药方法是服药后出现血压下降,可采用维持量继续服药,或者在医生的指导下将药物进行调整。

  误区四:只依赖降压药,忽视综合性治疗

  因为形成高血压病的原因有很多,对于高血压的治疗也应该采取综合性的措施,否则就不可能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正确的做法是除选择适当的药物外,还要注意劳逸结合,调整饮食,适当参加活动,保持心情愉悦,保证充足睡眠,肥胖者应控制体重等。

  误区五:仅凭感觉估计血压的高低

  有调查显示,血压的高低与症状的轻重是不成正比例关系的,凭自我感觉来估计血压的高低,常常是错误的,会延误治疗。正确的做法是定期主动测量血压,每周至少测量两次。

  总结:有些患者对高血压病不了解,从而掉进误区,这是在所难免的,患者应该吸取经验,在医生的指导下,寻找出适合自己的科学有效的降压方法,不能只凭自己意愿任性而为。

  相关阅读:

  心血管疾病防治易入十大误区

  高血压与头痛没有必然联系

  七个“≠”解读高血压误区

(责任编辑:林晓)

心血管频道热点文章推荐

警惕!心脏有7个预警信号

返回心血管疾病首页 我来评两句

本文评论

(共-条) 查看所有评论>>
  • 正在加载评论……
39健康网 - 39健康網 - 中国优质医疗保健信息与在线健康服务平台 Copyright © 2000-2024 未经授权请勿转载 | 联系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