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高血压常识补习:了解高血压的防治误区

2011-05-19 07:52:0039健康网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在我国,对于高血压这一疾病,人们仍然出于懵懵懂懂,不是十分了解的阶段。在这种情况下,是十分不利于高血压的预防以及治疗的。让我们来了解一下高血压防治误区吧。

  误区19 血压越低越好

  降压治疗的目标是:普通高血压患者的血压降至140/90mmHg以下,糖尿病、肾病等高危患者的血压降至130/80mmHg以下。

  血压并非降得越低越好,过度降压也存在一定风险。当压力下降至一定程度时,血管处于最大扩张状态,仍难以维持心脑供血,诱发头晕、心绞痛甚至心肌梗死脑梗塞。比如85岁以上的老人中,舒张压小于120 mmHg者的死亡风险就会增加。因此,降压应适可而止。总体来说,血压降低阈值应以个体化治疗为原则,以患者可耐受,不出现心、脑、肾等脏器灌注不足表现作为降压的底线。

  误区20 不根据具体的情况,一味地追求血压达到正常水平

  老年人(指60岁以上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动脉硬化(主要指心、脑、肾),稍偏高一点的血压,有利于脏器的血液供应,如果不顾年龄及病人的自身情况,而一味要求降压到正常水平,反而得不偿失。血压究竟降至多少为宜,应因人而宜,不可一律追求正常血压值。

  误区21 打坐、降压表、降压帽、鞋垫和其他保健品都可以代替药物安全有效地治疗高血压

  千万不要被某些鼓吹能根除高血压的伪科学所蒙蔽,不遵医嘱而采用一些伪科学的治疗方法,从而导致中风和心肌梗死的发生。

  误区22 我得了高血压,从此生活一黯淡

  高血压病人只要治的早,使血压维持在正常水平,小动脉硬化以及对心脏、脑、肾脏的损伤就可避免,不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

  误区23 新的、贵的、经常做广告的就是好药

  药品的好坏不能以它的新、贵和曝光率做标准,要依据自己的情况和医生的医嘱购药。否则,会出现治不对症、药不对病的情况,延误疾病的治疗。

(责任编辑:简丽妍)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首页上一页1234下一页尾页
冯颖青主任医师 广东省人民医院  心内科

冯颖青,女,主任医师,高血压病研究室副主任,曾到过上海瑞金医院进修临床高血压专业并获结业证书,为中国高血压联盟盟员,从事心血管内科临床研究,对心血管内科各种疾病的诊断治疗有较丰富的经验,对临床急症如高血压急症、急性心肌梗塞、急性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救治水平较高。主要研究临床高血压诊治机理与靶器官损害的保护。

健康资讯推荐
特别策划
热门问答更多
原发性高血压
擅长原发性高血压专家更多
  • 郑群主任医师衡水市人民医院

    擅长领域:治疗冠心病(不稳定心绞痛、急性心肌梗塞)、心律失常、急慢性心力衰竭等急、危、重症心脏病、高血压病(包括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

  • 梁旭深圳市人民医院一门诊

    擅长领域:心血管内科主任医师。现任深圳市人民医院老年病科科主任,广东省医学会老年病分会 副主任委员,深圳市医学会老年病专业委员会 主任委员,深圳市健康教育专家团首席专家。1982年毕业于中山医科大学医疗系,长期从事临床医疗工作,具有30多年的临床经验。曾在德国Bremerhaven中心医院心血管内科深造。对心血管内科的常见病、疑难病具有很高的专业水平,尤其擅长对原发性高血压、顽固性高血压、继发性高血压、高脂血症、冠心病、动脉硬化及相关危险因素、心功能不全、心肌病、心律失常等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对老年心血管疾病和老年病科常见病的防治经验丰富。在国家级、省级核心期刊发表论文30余篇。承担广东省科研课题1项,深圳市科研项目3项。

  • 扈晓霞副主任医师衡水市人民医院

    擅长领域:冠心病(不稳定心绞痛、急性心肌梗塞)、心律失常、急慢性心力衰竭等急、危、重症心脏病、高血压病(包括原发性高血压和继发性高血压)、风湿...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