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头痛是最常见的神经血管性疾病,表现为反复发作的中重度头痛,多发生于偏侧头部,常为搏动性,一般持续4~72小时,可伴恶心、呕吐、畏光和畏声等自主神经功能紊乱症状。
目前我国偏头痛患病人数高达1.51亿,患病率约9.3%。偏头痛多起病于儿童期、青春期和成年早期,男女比例为 1:3。
一、为什么会发生偏头痛?
1.遗传因素
偏头痛患者中约60%存在遗传因素,且患者直系亲属的偏头痛患病率远超普通人群的4倍。
2.睡眠因素
经常睡懒觉、习惯熬夜以及睡眠时间严重不足的人都容易出现偏头痛。
3.饮食因素
酒精、巧克力、饮料、生冷食物,富含酪胺的奶酪、腌制食品、熏制食品、泡菜,以及含有添加剂的食品、浓咖啡、茶、柑橘类水果等都会诱发偏头痛。此外,进餐比较少或两餐间隔时间过长的人也易发生偏头痛。
4.环境因素
强烈光线、风吹、冷空气刺激,以及噪音环境均是偏头痛诱发因素。
5.内分泌及代谢因素
有研究显示,近70%的偏头痛发生在女性经期前后,身体激素水平的变化是诱发偏头痛的重要因素。此外,经常口服避孕药、使用激素进行治疗的人群以及绝经期女性容易发生偏头痛。
6.嗅觉因素
一些特殊气味,如汽油、酒精、油漆等刺激性气味会诱发偏头痛。
7.精神因素
当工作生活压力过大,出现紧张、焦虑、激动、忧愁、发怒等情绪时,常伴发偏头痛,此外情绪剧烈变化也会诱发偏头痛。
8.药物因素
有些药物如硝酸甘油、雷尼替丁和利血平等,在服用后可能会出现偏头痛的不良反应。
二、如何缓解偏头痛?
偏头痛发作的急性期应消除诱因,放松和休息。间歇期应管理诱因,调整生活方式,避免偏头痛复发。
1.急性期药物治疗
①非处方药:
多用于轻中度偏头痛,如布洛芬、萘普生、双氯芬酸、对乙酰氨基酚以及阿司匹林等非甾体抗炎镇痛类药物。(对于偏头痛患者合并消化道溃疡、消化道出血或是胃穿孔,需谨慎使用非甾体抗炎镇痛类药物。)
②处方药:
多用于中重度偏头痛,如曲坦类药物,包括舒马曲普坦、佐米曲普坦和利扎曲坦。麦角胺类药物,如双氢麦角胺、麦角胺咖啡因。
2.预防性药物治疗
通常,偏头痛致使出现以下情况应考虑预防性治疗:生活质量、工作和学业严重受损;每月发作频率2次以上;急性期药物治疗无效或患者无法耐受;存在频繁、长时间或令患者极度不适的先兆,或为偏头痛性脑梗死、偏瘫性偏头痛、伴有脑干先兆偏头痛亚型等;连续2个月,每月使用急性期治疗6~8次以上;偏头痛发作持续72小时以上等。
①非处方药:阿司匹林可能有效
有研究显示含有核黄素、辅酶Q10、镁盐复方制剂对预防偏头痛发作有效,减少偏头痛发作频率。
②处方药:氟桂利嗪
最后,偏头痛目前无法根治,但可以有效控制。偏头痛的小伙伴应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调整生活方式,寻找并注意避免各种头痛诱发因素,争取早日“摆脱”偏头痛“紧箍咒”。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擅长领域:,擅长心血管及其他内科系统常见病,疑难病的诊断与治疗,尤其对下列疾病的诊断及治疗更有特长:顽固性高血压;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难治性心力衰竭;各种心律失常,如:室性早搏、房颤房扑,阵发性室上速,室速,心动过缓;高脂血症;心肌炎和心肌病;感染性心内膜炎;风湿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肺源性心脏病等。尤其擅长心血管病介入治疗,如:安装心脏起搏器;室上速、室速及房颤房扑的射频消融;冠脉造影及冠脉支架植入术;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等先天性心脏病的介入封堵术。
擅长领域:心脏病(冠心病、先心病、高血压、心律失常、心肌病等)的诊治,特别是先心病的介入治疗
擅长领域:深圳市人民医院主任医师,专攻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病、急性心肌梗死、高血压病的预防与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冠脉支架术后的康复治疗有独特的经验。专治顽固性高血压病、心律失常、房颤、频发室早、阵发性室上速、窦缓、血管栓塞(脑血管梗塞,上下肢动静脉血管栓塞、肺栓塞)。对扩张性、肥厚性心肌病、心肌炎、风心病、高脂血症、脂肪肝、高尿酸血症、高血压倂糖尿病、高血压肾病,全心衰倂肺部感染的治疗有丰富的经验。 先后发表学术论文于《中华心血管杂志》等学术刊物20多篇。 经常参加全国性心血管病治疗学术交流及会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