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49岁男子半夜突发脑梗,提醒:睡前若做4件事,增加脑梗发生

2022-06-09 14:14:4439健康网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近年来,我国脑梗病例越来越多,也有日趋年轻化的趋势,突发脑梗已成为我国的第一大死因。脑梗发作时间短,容易被忽略,很容易会因此而错失抢救黄金时间,导致致残率和致死率较高。

“父亲躺在病床上,身上插着鼻饲管、氧气管、导尿管等各种管子,只剩手指能动弹。我问他是不是很难受,他看着我,眼角流出了泪水……”

小张今年25岁,最近辞职准备考公。他的爷爷已经脑梗瘫痪7年,每天都要人喂饭喂水喂药换尿不湿,伺候大便,一家人累不堪言。49岁的父亲为了排解压力,每晚都要在阳台独处一会儿,吸几根烟,喝几杯酒,“不然睡不着。”

小张本来想劝他爱惜身体,但看他疲惫的样子,一直不忍心说出口。

上周三晚上,父亲的反应有点迟钝,但小张没多在意,以为是白天太累了。到了半夜,父亲起来上厕所时摔倒在地,嘴巴歪斜,小张发现后立即拨打了120,将父亲送去医院。

经过脑CT、血常规等检查后,父亲被诊断为脑梗,进行了溶栓治疗。遗憾的是,父亲的脑梗比较严重,治疗后身体依然无力,话也说不了,医生也无法肯定以后会不会落下偏瘫。

小张十分后悔没有早点发现异常,其实这件事情是有前兆的。父亲那天总是感觉头痛头晕,但只是吃了清热药。如今,家里有2个脑梗患者,只剩下自己和妈妈是正常人……

一、每年致死157万国人,这几件事要远离

脑梗,医学上被称为“脑梗死”或“缺血性脑卒中”,好发于50岁以上人群。2019年中国脑卒中报告显示,脑卒中已成为我国居民过早死亡和疾病负担的首位原因,每年约有157万人死于脑血管病。

脑卒中跟吸烟、饮酒、高盐饮食、三高、肥胖等因素有关,夜间是脑梗的高发期,因为血压容易受到影响。想要远离脑梗,睡前尽量避开以下4件事。

1、吸烟

吸烟会使血液的一氧化碳浓度增高,增强血管通透性,让脂蛋白沉积于血管壁,形成动脉硬化。而动脉粥样硬化会导致脑血流降低,直接影响头部的血液供应,大大提升脑梗的风险。

2、饮酒

酒精会损伤血管内皮细胞,引发动脉粥样硬化,使得血管变脆、管腔变窄,大大增加脑梗发生率。长期饮酒还会提高血液黏度,引起或加剧高血压病情,这些都是脑梗的诱因。

3、情绪激动

对于有基础疾病的中老年人和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的中青年,如果情绪波动大,可能会引发脑梗、心梗等心血管意外。情绪激动可能诱发房颤,此时心房无法收缩,血液瘀滞并形成血栓。脱落的血栓进入大脑后可能形成堵塞,导致脑梗

4、剧烈运动

睡前进行剧烈、高强度运动,可导致血压急速上升,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发作风险。此外,如果运动后没有及时饮水,加上睡眠时身体丢失大量水分,可导致血液变得粘稠,如果本身有心血管基础病,脑梗的风险也会上升

二、脑供血不足时,身体会有5个信号

脑梗不是悄无声息,它是“有迹可循”的,只是容易被人忽略。大脑血液供应不足时,会因缺血缺氧而引发一系列的脑功能障碍,出现异常症状。

·精神欠佳、嗜睡

脑血管堵塞时,血液无法正常流通,大脑各个区域缺乏血氧,患者会有一种昏昏欲睡的感觉,经常在白天打盹、打呵欠,觉得身体疲惫。

·听力明显下降

虽然听力下降是一种正常的老化现象,但如果短时间内听力明显下降,伴有耳鸣,则可能是脑梗的前兆。脑部供血不足会造成内耳循环出现障碍、缺血缺氧,引起内耳组织病变,损伤听神经,从而出现听力下降、耳鸣和耳闷等症状。

·运动功能失灵

脑部供血不足可导致人体运动功能的神经失灵,常见表现包括流口水、嘴巴歪斜、吞咽困难、说话困难、失语、单侧肢体无力、步态不稳或者突然摔跤,部分患者还会出现肢体痉挛的情况。

·感觉功能异常

脑部供血不足会影响到分析区域、感觉器和感觉神经纤维,患者常有面部、舌头或唇部麻木感,以及单侧肢体发麻或异物感。

·头痛头晕

脑部供血不足时,患者还会出现比较明显的头晕头痛症状,往往会突然、剧烈地发作,甚至出现眼前发黑的症状。

三、预防脑梗、降低复发率的策略

脑梗的致残率和致死率都比较高,是中老年人健康的“头号杀手”,让生活质量大打折扣。那么,我们该如何预防脑梗呢?

1、多喝水

多喝水可以补充体液,缓解血液粘稠,降低血栓的形成风险。

平时要养成主动喝水的习惯,35~40℃的温开水最为适宜。喝水时要小口慢慢喝,每天有3个时间段尤其要补充水分,分别是:早上起床后喝一杯温开水,晚上睡觉前喝一小杯温开水,午睡醒来后也要喝一杯温开水。

2、学会吃

避免长期高盐、高糖和高脂饮食,建议尽量清淡,注意荤素搭配和营养均衡。可以多吃新鲜的蔬菜和水果,尤其是木耳、洋葱、苹果、草莓和橙子等,它们含有大量的维生素、钾、镁等营养成分,有益于心血管健康。

根据《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建议,我们的日常饮食要做到:

·健康成年人每天食用盐量<5克;

·每天摄入至少300克蔬菜,种类不少于3种;

·每天摄入200~350克水果,首选应季水果;

·每周最好吃2次鱼,或者摄入300~500克鱼类;

3、避免熬夜

长期熬夜、睡眠不足时,大脑对代谢废物的清除能力会大幅下降,炎性物质水平升高,损害脑血管健康。建议成年人每天保证7~9小时的睡眠,如夜间睡眠不足,可补充30分钟的午睡。

4、避免久坐

长期久坐会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建议平时避免久坐,每久坐1小时就要站起来活动2~3分钟。同时,每周至少进行2次以上、每次30分钟以上的中等强度以上运动。

脑梗是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给患者带来身心上的痛苦,加重家庭负担。脑梗的发生与生活习惯有一定的关系,想要更好地预防,就要注意均衡饮食,适度运动,规律作息,做好慢病管理。


参考资料:

[1]“卒中”已高居过早死亡原因首位.经济参考报,2020-08-26

[2]很多人的颅内动脉正在悄悄变“硬”!年轻时就要开始预防!.健康时报,2022-04-04

[3]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22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健康资讯推荐
特别策划
热门问答更多
脑供血不足
  • 常见症状:
  • 并发症状:
  • 相关检查:
  • 推荐用药:
    擅长脑供血不足专家更多
    • 张静音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擅长领域:擅长如下老年病科内科治疗。 1, 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心衰、脑血栓、脑供血不足; 2, 呼吸系统疾病:支气管、肺疾病; 3, 老年糖尿病; 4, 胃肠疾病、肝病; 5, 老年骨质疏松、骨关节病; 6, 老年前列腺增生药物治疗。

    • 崔佳森副主任医师上海华东医院闵行门诊部

      擅长领域:各类血管动、静脉疾病诊治,血管疾病开放,微创与介入治疗,尤其擅长大动脉疾病的腔内治疗及下肢静脉曲张美容微痕、微创手术。

    • 董宇翔主任医师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擅长领域:中医中药治疗:消化系统疾病,如慢性浅表性胃炎、慢性萎缩性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慢性结肠炎;心脑血管系统疾病:如慢性心肌缺血、心脏神经官能症、脑供血不足、中风后遗症以及复发性口腔溃疡、失眠、痤疮、慢性前列腺炎、性功能障碍等;针灸治疗痹症、偏瘫、面瘫、三叉神经痛、假性球麻痹、肩周炎、隐性骶椎裂引起的尿便功能障碍等;疑难病的中西结合治疗如脑萎缩、类风湿、肿瘤等疾病;按摩治疗肩周炎、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症等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