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慢性心力衰竭和急性心力衰竭的区别

2023-12-21 01:47:2839健康网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慢性心力衰竭和急性心力衰竭的区别在于病因、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和治疗方式。

慢性心力衰竭和急性心力衰竭的区别在于病因、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和治疗方式。

1.病因

慢性心力衰竭由长期心脏疾病发展而来,如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高血压等;而急性心力衰竭通常由急性心脏事件引起,如急性心肌梗死。

慢性心力衰竭的症状可能不明显或轻微,但病情逐渐恶化;急性心力衰竭则表现为突然发作的严重呼吸困难、水肿等症状。

由于慢性心力衰竭是长期过程,患者的心脏结构会发生改变,因此需要长期管理。急性心力衰竭则是紧急情况,需立即就医并接受紧急治疗。

2.症状

慢性心力衰竭的症状包括疲劳、呼吸困难、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咳嗽伴有痰液带血丝、尿量减少等;急性心力衰竭的症状包括严重的呼吸困难、咳嗽、咳粉红色泡沫样痰、双下肢水肿等。

慢性心力衰竭的症状通常是渐进性的,并且可能会反复出现;急性心力衰竭的症状则是突然发生的,并且可能非常严重。

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需要定期监测症状的变化,并及时就医。急性心力衰竭的患者应立即就医以获得紧急治疗。

3.体征

慢性心力衰竭的体征包括肺部啰音、心脏杂音、肝肿大、下肢浮肿等;急性心力衰竭的体征包括端坐呼吸、口唇紫绀、颈静脉怒张、血压下降、皮肤湿冷、经口气管插管可见大量泡沫状分泌物。

慢性心力衰竭的体征可能是持续存在的,也可能随着疾病的进展而加重;急性心力衰竭的体征通常是突然出现的,并且可能表明病情危急。

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需要定期进行体检以监测体征变化。急性心力衰竭的患者需要立即就医以便进行紧急评估。

4.实验室检查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血液中通常会出现利钠肽水平升高;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血液中通常会出现肌钙蛋白I或T、D-二聚体升高的现象。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血液检查结果可能显示贫血、电解质紊乱等;急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血液检查结果可能显示肌酸激酶同工酶-MB升高。

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需要定期监测血液指标以评估病情。急性心力衰竭的患者需要紧急进行血液检查以排除其他潜在原因。

5.治疗方式

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主要包括生活方式干预、药物治疗和器械治疗;急性心力衰竭的治疗主要是针对急性症状的紧急处理,包括给予氧气吸入、快速利尿剂、血管扩张剂等。

慢性心力衰竭的治疗目标是控制症状、预防进一步恶化;急性心力衰竭的治疗重点是迅速缓解症状、稳定生命体征。

慢性心力衰竭的患者需要遵循医嘱进行规律的随访和治疗。急性心力衰竭的患者需要尽快就医并在医生指导下接受治疗。

心力衰竭是一种严重的疾病,无论是慢性还是急性,都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患者平时应注意避免过度劳累,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定期进行体检,早期发现异常,早期治疗。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健康资讯推荐
特别策划
热门问答更多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