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80%的心血管病是可以预防的

2010-09-09 05:42:0039健康网社区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现在立秋已经过了,天气也慢慢变凉了,在秋冬交界的时间是心血管发病最高的季节,这个时候就要特别注意心血管病的防治。对付心血管疾病目前有以下这些最先进治疗办法。

  走出心血管疾病的误区

  1、得了高血压,没有感觉就不用吃药吗?

  在临床工作中,我们往往会遇到有些病人,他们错误地认为得了高血压,没有感觉就可以不需要吃药,其实这种想法是很危险的,没有感觉不代表血压就是正常的。有很多病人就是在体检时发现高血压的。而且血压反而比有症状的病人要高。对一个高血压患者,没有比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来得重要。

  2心电图有ST段改变就是心肌缺血吗?

  在日常的临床工作中,往往会碰到一些病人拿了心电图报告,忧心忡忡地来问:“我的心电图有ST段的改变,下面的医生说我是心肌缺血”。其实这种说法是错误的,很多因素都能影响心电图的表现。影响ST段改变的因素除了各种器质性心脏病以外,同时一些神经系统疾病也能对ST段有影响,如果仅仅有ST-T改变,而没有典型的心绞痛表现,同时体检和辅助检查没有相应的阳性发现。这种ST-T改变往往是没有意义的。

  3、胸痛就一定是心绞痛吗?

  当医生问:“你怎么不好?”时,很多病人会告诉医生:“医生,我有心绞痛。”其实胸痛是一种症状,不是所有的胸痛都是冠心病。引起胸痛的原因有很多,胸部皮肤的炎症,肿瘤,软骨的炎症,心脏的缺血,肺部疾病,胃肠道疾病,心脏官能症等原因都可以引起胸痛。冠脉造影或冠脉CTA是冠心病心绞痛确诊的最有效手段。

  冠心病患者越来越年轻

  口述:严静

  每年全国因心脏病、脑卒中死亡的人数达1750万人,相当于因艾滋病糖尿病、恶性肿瘤、慢性呼吸道等疾病死亡人数的总和。我国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显示,冠心病和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率明显增加。令人担忧的是,冠心病患者越来越趋年轻化。从我专家门诊的情况看,前几年很少看到45岁以下因心肌梗死来住院的冠心病患者,而单单今年,医院就已经收治了好几位40岁以下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最年轻的才29岁。而40岁左右的冠心病患者占到了全部就诊人群的25-30%。

  具有冠心病危险的人群如何早期明确诊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浙江医院3年前引进了华东地区首台世界上最先进的双源螺旋CT,开展无创的双源螺旋CT冠状动脉造影检查,筛查了临床拟诊冠心病患者3万余例,总的阳性率达到75%左右,其中,40岁以下人员筛查的阳性率也达到了11%,这是一组不容忽视的数据。

  年轻人患上冠心病有一个共同特点是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工作压力过大,缺乏体力活动,生活不规律,饮食不科学,烟酒过量等,导致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俗称“三高”),最后引发冠心病。

  如有胸闷、胸痛、气短的“三高”的心血管病高危人群,最好进行冠脉CT造影检查,因为冠脉CT造影检查对冠心病的诊断有很高的特异性,如果此项检查为正常,基本可排除冠心病的诊断,避免了不必要的有创的冠状动脉介入检查;同时,还能准确判断冠状动脉的狭窄程度,早期诊断冠心病,积极治疗防止急性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必要时行冠状动脉介入手术,这对准确地诊断、治疗疾病和挽救患者的性命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胸闷、胸痛”

  不一定都是心脏病

  在我的门诊,经常有这样的“心脏病”患者来就诊,他们有顽固的、反复发作的胸痛、胸闷症状,伴有头晕失眠心悸气短、乏力呼吸困难甚至濒死感,在多加医院反复就诊,看了很多医生,做了很多检查未发现有“心脏病”诊断的依据,用了很多药,症状不见好转反而越来越重,无奈之下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来看病。

  这类患者,我明确告诉他没有心脏病,他现在的症状和心脏病也没有关系。胸闷、胸痛可能与呼吸道疾病、消化道疾病、骨骼肌肉系统等疾病有关,老年人要考虑骨质疏松可能,肥胖患者要了解有无睡眠打呼噜,排除呼吸睡眠暂停综合征可能,久坐的白领要注意有无颈椎病可能。同时,心理疾病比如抑郁焦虑很多症状就像心脏病的症状一样,如胸闷、胸痛、心悸、呼吸困难,头晕。但是如果症状和客观检查不相符,你很可能同时有心脏神经调节异常或中枢神经功能紊乱,所以有症状,到医院经医生仔细检查认为你目前的症状和心脏病无关后,应该根据医生的建议到其他相关相关专科诊治并服用一些对症的药物治疗。除用药外关键的是放松心情,别紧张,不要自己吓自己,一般也可以改善症状。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普通   

健康资讯推荐
特别策划
热门问答更多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