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心梗多支血管堵了怎么办?5部指南掐起来了!

2019-03-06 00:58:53医学界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  完全血运重建 or 仅处理罪犯血管?


  文 | 武德崴

  来源 |  医学界心血管频道


  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STEMI)患者在行急诊PCI时,大约有三分之一至二分之一的患者会出现多支病变。

  多支病变的治疗策略可以是完全血运重建,也可以仅处理罪犯血管,择期处理非罪犯血管。在临床操作中,大多数医生更偏向于仅处理罪犯血管,见好就收,尽量减少急诊PCI患者的手术时间。

  然而,循证医学证据却对这一策略提出了挑战。

  处理罪犯血管后要不要见好就收?

  各国指南互相“较劲”

  近些年来,不同协会,不同版本的STEMI指南也对多支病变的治疗策略做出了讨论并提出相应的建议,由于新的研究不断推出,指南的建议也在不断修订。

  近期,加拿大心血管协会(CCS)推出了2019版STEMI指南,对多支病变的处理策略有了更加细化的建议,借此契机,我们对多支血管的处理策略做一回顾。

  我们首先回顾各版本指南对这一议题的建议:

  2012年欧洲心脏病学会(ESC) STEMI指南:

  对于多支血管病变,不建议在处理罪犯血管的同时进行完全血运重建,合理的治疗方式包括:

  1.处理罪犯血管后,进行药物治疗,若症状复发,再行处理非罪犯血管;

  2.处理罪犯血管后,可考虑在数天或数周后分次处理非罪犯血管。

  2013年美国心脏病学学会/美国心脏协会(ACC/AHA)STEMI指南:

  对于血流动力学稳定的多支血管病变,不建议在处理罪犯血管的同时进行完全血运重建(III,B);对于血流动力学不稳定的多支血管病变,可以考虑处理大的非罪犯血管,以期改善血流动力学。

  2015年ACC/AHA STEMI指南更新:

  对于血流动力学稳定的多支血管病变,可以考虑在处理罪犯血管的同时进行完全血运重建(IIb,B),但需要结合病变复杂程度、患者发生造影剂肾病、支架内血栓等并发症的风险谨慎选择进行完全血运重建的目标人群。

  2017年ESC STEMI指南:

  多支病变的STEMI患者应考虑在出院前完成完全血运重建(IIa,A),完全血运重建的时机可以选择同时完成或分次完成。

  对于心源性休克的患者,应考虑在处理罪犯血管的同时进行完全血运重建(IIa,C)。

  2019年CCS STEMI指南

  对于血流动力学稳定的STEMI和多支病变患者,建议可以考虑完全血运重建。(弱推荐,中等质量证据)

  对于合并心源性休克和多支病变的STEMI患者,建议不要在初始直接PCI手术期间对非罪犯病变进行PCI。(强烈推荐,中等质量证据)

  完全血运重建做还是不做?

  拿出证据来!

  可以看出,几乎每一版的指南都会对这一议题进行调整,循证医学证据的不断涌现对这一调整过程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临床经验:“不做”

  2012-2013年,尚无大规模的研究对完全血运重建vs仅处理罪犯血管的临床效果进行评价。

  根据临床经验,指南制定者认为,完全血运重建可能增加手术并发症的风险,延长手术时间,增加造影剂用量和造影剂肾病的风险,增加支架内血栓的风险,结合少量观察性研究的结果,对完全血运重建持否定态度。

  4项RCT:“做了”效果还不错

  截至2015年,共有4项随机对照试验(RCT)对完全血运重建vs仅处理罪犯血管进行了评估,分别是PRAMI研究(465例)、CvLPRIT研究(296例)、DANAMI 3 PRIMULTI研究(627例)和PRAGUE-13研究(214例)。

  这些研究提示,完全血运重建并未提高死亡、心梗、卒中等事件的风险,同时,再发心绞痛、再次血运重建的发生率在完全血运重建组中显著降低。

  因此,ACC指南将完全血运重建的推荐等级由III调整至IIb。然而鉴于这些RCT较为苛刻的入选条件和较小的样本量,指南同时强调这一推荐不能应用于所有患者,而是要充分评估患者进一步手术的安全性后再决定治疗措施。

  meta分析:“做”的时机如何选择呢?

  截至2017年ESC指南发布,又有新的研究问世,其中,Compare-Acute研究拥有最大的样本量(885例)。

  结合既往发表的研究及其后发表的meta分析,可以得出比较一致的结论:完全血运重建与仅处理罪犯血管相比,并未提高出血、造影剂肾病、血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同时可以明显降低再次血运重建的比例,但死亡率、非致死心梗发生率无显著差异。

  仅在PRAMI研究中,完全血运重建降低了非致死性心梗的发生率。鉴于此,ESC指南将完全血运重建的推荐等级列为IIa。

  但是,不同的RCT中,完全血运重建的时机不尽相同:在PRAMI研究和Compare-Acute研究中,在直接PCI同时进行了完全血运重建;DANAMI-3–PRIMULTI研究则选择了分次手术;在CvLPRIT研究中不同时机均有选择。

  因此,完全血运重建的推荐时机并未得到明确的证实,指南对此未进行明确的推荐。

  争议:心源性休克,

  要不要做完全血运重建?

  然而,大多数关于此议题的研究入选人群均为血流动力学稳定的人群,对伴有心源性休克的患者,是否应行完全血运重建均为专家共识,缺乏实际证据。

  可以看出,在2017年以前发布的指南中,多数专家认为,对非罪犯血管进行血运重建能够改善心肌供血,可能对心源性休克有改善作用。因此,建议在伴有心源性休克的患者中,考虑进行完全血运重建。然而,2017年发布的CULPRIT-SHOCK研究对这一共识提出了否定意见。

  该研究旨在评估心源性休克患者中,完全血运重建和仅处理罪犯血管两种策略的疗效对比,共入选706例患者。在30天的短期随访和1年的长期随访后,研究发现,完全血运重建患者虽然有较低的再次血运重建率和心衰住院率,但死亡率和肾脏替代治疗的发生率明显提高。

  结合其他注册研究的结果,CCS2019年STEMI指南提出,在伴有心源性休克的患者中,不推荐进行完全血运重建治疗。

  小结

  时至今日,完全血运重建和仅处理罪犯血管两种策略的争议仍在进行,既往的RCT研究均未能证实这两种治疗方式在死亡、心梗等“硬终点”方面是否存在差异,这一争议留给后续的COMPLETE、ASSIST MI、FULL REVASC等研究进行进一步讨论和解答,未来的指南中,关于这一议题仍会出现新的修订。

  这一议题的观念演变给了我们很多启示,在循证医学的时代,RCT给我们带来很多决策证据,但其苛刻的入选条件和刻板的执行过程与临床实践也存在脱节。

  我们既不能一味遵照指南、RCT,照本宣科,也不能执拗于自己的逻辑思维和临床经验,不顾大量的事实证据。同时,多支血管病变急诊PCI的处理策略与术者个人的操作能力还存在直接的关系,需要结合循证医学证据、病变特点、患者情况和自身能力选择合适的治疗策略。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特别策划
热门问答更多
心源性休克
  • 硝酸甘油溶液

      用于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及预防,也可用于降低血压或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详细]

    去看看 ¥0.0
  • 硝普钠

    1.用于高血压急症,如高血压危象、高血压脑病、恶性高血压、嗜铬细胞瘤手术前后阵发性高血压等的紧急降血压,也用于外科麻醉期间进行控制性降压;2.用于急性心力衰竭,包括急性肺水肿。宜用于急性心肌梗塞或瓣膜(二尖瓣或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时的急性心力衰竭。[详细]

    去看看 ¥0.0
  • 硝普钠

    1.用于高血压急症,如高血压危象、高血压脑病、恶性高血压、嗜铬细胞瘤手术前后阵发性高血压等的紧急降血压,也用于外科麻醉期间进行控制性降压;2.用于急性心力衰竭,包括急性肺水肿。宜用于急性心肌梗塞或瓣膜(二尖瓣或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时的急性心力衰竭。[详细]

    去看看 ¥0.0
擅长心源性休克专家更多
  • 王风华主任医师湖北省新华医院

    擅长领域:高血压病、冠心病、糖尿病、老年病的诊治、对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休克、严重心律失常、难治性心力衰竭、心脏病的介入治疗

  • 党瑜华主任医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擅长领域:对内科心血管疾病有较深的研究,如冠心病、高血压、心肌病等多种疾病的诊断与处理,急性心肌梗死、心力衰竭、心源性休克、复杂心律失常等危重症的抢救,疑难心电图的诊断与鉴别,对于心脏介入治疗如心脏起搏、经皮二尖瓣球囊扩张、冠脉造影、射频消融术等亦有较丰富的经验。

  • 陈军深圳市宝安区人民医院

    擅长领域:1985年7月毕业于广东医学院医疗系,1990年1月至1990年12月在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省心血管疾病研究所参加《全国第十届心血管内儿科医师进修班》1年;1997年6月至1998年6月在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省心血管疾病研究所心导管室进修心导管技术1年; 2005年以来分别到过法国、美国参加欧洲心脏病介入年会、美国心脏病年会及日本爱知县心脏病中心参观学习。广东省介入性心脏病学会第三届委员会理事兼任联络部主任;广东省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第八届委员会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学组委员会委员;具备卫生部,广东省卫生厅颁发的资格的主任医师。2000年以来,撰写有影响并刊登在国家级期刊杂志主要的论文有20编,医学著作一部,完成省、市级课题3个。 科主任,主任医师,本科,学士。任广东省介入性心脏病学会第三届委员会理事兼任联络部主任;广东省医学会心血管病分会第八届委员会动脉粥样硬化与冠心病学组委员会委员。技术特色和专长:擅长心内科各种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的诊疗工作,特别擅长心内科各种危重病的抢救,如急性冠脉综合征,特别是急性心肌梗死、急性重症病毒性心肌炎、急性心包填塞、心源性休克、心力衰竭、重度房室传导阻滞、恶性心律失常、心肌疾病等及心血管疾病介入诊治。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