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心脑不分家!心梗和脑梗有这些相似之处

2018-09-27 01:36:43医学界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心脏和大脑,看似互相位置远离,实则关系密切,两者供血系统的类似,导致了心梗、脑梗发病诸多方面的类似,对两者进行全方面的比较,可以更好地理解心脑血管疾病这一概念。

  心肌梗死、缺血性脑梗死(后面简称为脑梗)均为常见病、高发病,虽划分在心脏内科和神经内科两个不同的科室,但其发病原理、临床特点、治疗方法有诸多的相似之处,因而常统称为心脑血管疾病,下面我们对上述相似之处进行总结和盘点。

  1

  心梗和脑梗相似的根源

  心梗、脑梗发病的最终原因均是出现局部或广泛的供血、供氧不足,导致了相应供血区域的心肌细胞、脑细胞发生缺血性坏死。缺血的原因包括原位血栓形成、栓塞、供需失衡等。

  供应心脏的血管为起源自主动脉窦的中等大小冠状动脉,供应大脑的血管为起源自主动脉的颈内动脉和起源自锁骨下动脉的椎-基底动脉。两者供血血管类似,发生缺血机制类似,是两者产生诸多相似之处的根源。

  2

  心梗和脑梗发病机制相似

  缺血性坏死是心梗和脑梗的本质,发生缺血性坏死的原因包括原位血栓形成、栓塞和供需失衡等。

  血栓形成常是缓慢的过程,在高血压糖尿病的危险因素作用下,需数年、甚至数十年才会逐渐形成斑块、导致管腔狭窄,继发斑块破裂血栓形成而发病。

  而栓塞常常发生迅速,在几十分钟内即达病情高峰,突发急性胸痛或肢体活动无力、言语不能,甚至意识障碍。栓塞在脑梗患者所占比例较心梗要高,但无具体数据,出现冠脉栓塞的患者常需寻找心腔内血栓、反常栓塞等病因。

  供需失衡在两者中均起到了一定作用,如继发于低血压心律失常、贫血等的继发性心肌梗死,继发于低血压、处于多支颅内动脉交汇区的分水岭脑梗死等。

  3

  心梗和脑梗危险因素相似

  缺血是两者发病的本质,因而能够影响到血管供血的疾病常常是两者共同的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另外情绪应激、寒冷等,也通过导致稳定斑块破裂、供需失衡等机制成为两者共同的诱发因素。

  4

  心梗和脑梗常有发作前兆

  心梗前常出现心绞痛,既往心绞痛的病人会出现心绞痛性质的改变,比如胸痛持续时间延长,诱发胸痛的活动耐量降低,发作较前频繁,既往可缓解的方式当前不能缓解等。

  脑梗前常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的前兆,表现为突发的肢体活动障碍、言语不利,累及后循环还可出现走路不稳、意识丧失等,但症状于24小时内恢复,影像学检查不能发现明确的梗塞灶。

  5

  心梗和脑梗均有定位诊断

  心梗可根据心电图进行定位诊断,尤其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定位更为准确。V1-V3导联ST段抬高,提示前间壁心梗,V1-V5导联甚至V6导联ST段抬高,提示广泛前壁心肌梗死。II、III、aVF导联ST段抬高,提示下壁心肌梗死。进一步根据心电图表现,还可进行罪犯血管的定位诊断,如前间壁、前壁心肌梗死,提示罪犯血管为前降支,下壁心肌梗死,提示罪犯血管为右冠状动脉或回旋支。

  脑梗也类似,如出现偏瘫、偏盲、偏深感觉障碍、失语等常提示前循环供血区域梗塞,如出现共济失调、眩晕、呕吐甚至意识丧失,常提示后循环供血区域梗塞。也有特定梗塞部位出现的特异性综合征,如脑腹侧综合征(大脑脚综合症,Weber综合征),为供应中脑的基底动脉穿通支闭塞引起,表现为病侧动眼神经麻痹(瞳孔散大,对光反射消失、眼球向内、上、下活动受限),对侧椎体束受损(对侧中枢性偏瘫)。

  延髓背外侧综合征(wallenberg综合征):过去认为是小脑后下动脉(PICA)闭塞引起故又称小脑后下动脉综合征,现证实10%由PICA引起,75%由一侧椎动脉闭塞引起,余下由基底动脉闭塞引起。典型临床表现为:

  (1)突发眩晕、恶心、呕吐、眼震(前庭外侧核及内侧纵束受损);(2)同侧面部痛温觉丧失(三叉神经脊髓束及核受累);(3)吞咽困难、构音障碍、同侧软腭提升不能、声带瘫痪和咽反射消失(舌咽迷走神经受损);(4)同侧共济失调(绳状体及脊髓小脑束损害);(5)对侧躯体痛温觉丧失(脊髓丘脑侧束受累)。

  6

  心梗和脑梗均有功能障碍的后遗症

  心梗后如梗死心肌范围较大,会出现心功能不全、心衰的并发症,可表现为以活动后呼吸困难、端坐呼吸及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为主的左心衰症状,也可表现为下肢水肿、颈静脉怒张、肝大、腹水的右心衰症状,甚至两者兼而有之的全心衰症状。

  脑梗后也会出现梗死区域相应的功能障碍,如运动障碍、感觉障碍、言语障碍、共济失调等。

  7

  心梗和脑梗均有节律异常的并发症

  心梗患者后期会出现心律失常的并发症,轻者表现为房早、室早,严重者表现为室速、室颤,由此导致的猝死也不少见。脑梗的患者可继发性癫痫。

  室速、室颤是心电活动异常的结果,癫痫是脑电活动异常的结果,有心内科的专家曾称“癫痫”为“脑颤”,来形容其和室速、室颤的类似。

  我院电生理中心诊治很多遗传性心律失常的儿童,其中一部分患者合并癫痫,甚至有的患者同时行脑电图和心电监测,可见室颤和癫痫同时发作,心肌细胞和脑细胞存在共同致病的离子通道也被证实,而关于两者之间更深层次的关系,尚需进一步挖掘。

  8

  心梗和脑梗急性期治疗相似

  心梗、脑梗急性期的治疗均强调早期血运重建的重要性,心梗的血运重建可以溶栓或PCI。脑梗的血运重建可以溶栓,也有新近发展的动脉取栓。

  心梗或脑梗的取栓,窦强调了黄金时间窗,症状发作后越早越好,而大脑对缺血耐受性较心肌更差,因而强调溶栓需在脑梗发生3小时内,而心梗则要求在6小时。如今PCI广泛发展,球囊扩张、支架植入、动脉抽栓等多项技术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的治疗,脑梗死的介入治疗也在朝此方向发展,可能不久的将来,也会成为急性脑梗死治疗的主流。

  9

  心梗和脑梗稳定期治疗相似

  心梗和脑梗后均需良好的二级预防治疗,预防再梗。包括控制好血压、血糖、血脂,脑梗后需长期口服阿司匹林,心梗患者根据临床情况不同,行PCI、支架植入术患者需口服阿司匹林+氯吡格雷双联抗血小板治疗。

  10

  心梗和脑梗慢性管理相似

  心梗和脑梗的患者慢性管理很重要,在这里着重提到大家容易忽视但非常重要的三点:

  (1)二级预防治疗的依从性:心梗和脑梗的二级预防治疗,包括血压、血糖、血脂的控制,均为慢病管理,需密切随访,增加患者的依从性,密切监测药物治疗的并发症,这样才能有效做到预防疾病进展和再发的目的。

  (2)康复治疗:心肌梗死和脑梗死后均会出现相应的功能障碍,及时、有效地康复治疗可促进功能障碍的恢复,使患者最大限度地回归生活和社会。很多患者不了解系统的康复锻炼,或因康复进展缓慢而放弃,需要专门的康复机构,进行有效指导,才能达到良好的康复效果。

  (3)心理治疗:很多心梗、脑梗患者会伴随明显的焦虑、抑郁情绪,对恢复生活、社会缺乏信心,甚至有的患者产生悲观、厌世的情绪,及时疏导患者情绪,进行心理康复,也是心梗和脑梗治疗的一部分。

  11

  总结

  心脏和大脑,看似互相位置远离,实则关系密切,两者供血系统的类似,导致了心梗、脑梗发病诸多方面的类似,对两者进行全方面的比较,可以更好地理解心脑血管疾病这一概念。也可以使两个学科互相借鉴,共促发展,甚至在将来催生心脑血管疾病诊疗中心的这样交叉学科。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袁俊丽主任医师 邯郸市第一医院  内科

特别策划
热门问答更多
心肌梗塞
  • 福辛普利钠片(蒙诺)

    适用于治疗高血压和心力衰竭,治疗高血压时,可单独使用作为初始治疗药物,或与其它抗高血压药物联合使用,治疗心力衰竭时,可与利尿剂合用。[详细]

    去看看 ¥42.26
  • 华法林钠片

    适用于需长期持续抗凝的患者:① 能防止血栓的形成及发展,用于治疗血 栓栓塞性疾病;② 治疗手术后或创伤后的静脉血栓形成,并可作心肌梗塞的辅 助用药;③对曾有血栓栓塞病患者及有术后血栓并发症危险者,可予预防性用药。[详细]

    去看看 ¥23.47
  • 阿西美辛胶囊

    1.类风湿性关节炎、骨关节炎、强直性脊椎炎。 2.肩周炎、滑囊炎、肌腱鞘炎。 3.腰背痛、扭伤、劳损及其它软组织损伤。 4.急性痛风。 5.痛经、牙痛和术后疼痛。[详细]

    去看看 ¥0.0
擅长心肌梗塞专家更多
  • 张青春主治医师金乡县人民医院

    擅长领域:头痛:颈源性头痛,偏头痛及一些顽固性头痛。神经痛:三叉神经痛,臂丛神经痛,肋间神经痛、坐骨神经痛、急性带状疱疹、带状疱疹后遗痛、神经损伤后疼痛、幻肢痛、残端痛、糖尿病性神经痛、复杂的局部疼痛综合征。颈腰椎病及骨关节痛:颈椎病,颈椎间盘突出症,肋软骨炎,腰椎间盘突出症,尾骨痛,膝关节炎,足跟痛,颞下颌关节功能紊乱综合征,退行性骨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颈腰椎外科手术后疼痛综合症。软组织疼痛:急慢性腰扭伤、腰肌劳损、棘上棘间韧带炎、腰背肌筋膜炎、纤维肌痛综合征、腱鞘炎、肩周炎、网球肘、软组织损伤等。内脏性疼痛:顽固性心绞痛,心肌梗塞,慢性盆腔炎,腹腔神经丛痛。.缺血性疼痛:雷诺氏症,闭塞性血栓性脉管炎,血栓性静脉炎等。癌性痛及良性肿瘤引起的疼痛,癌症手术后复发及转移性疼痛。痛经、慢性盆腔痛、更年期综合症。非疼痛性疾病:顽固性呃逆(打膈)、急性面神经炎(面瘫)、突发性耳聋、腱鞘囊肿。神经性皮炎,突发性耳聋,内耳晕眩症,痛风症,瘢痕痛,。各种慢性、复杂、病因诊断困难的顽固性疼痛。

  • 刘辉齐齐哈尔建华医院

    擅长领域:擅长:心肺复苏、气管插管、人工气道管理,急性呼吸衰竭、支气管哮喘、心力衰竭、冠心病、心肌梗塞,高血压病及各种中毒的救治,擅长运用穴位注射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慢性支气管炎、肺炎、心律失常、神经官能症,心衰、冠心病等。

  • 陈绍火副主任医师中山市小榄人民医院

    擅长领域:呼吸衰竭、支气管哮喘、支气管扩张、各种肺炎、慢性支气管炎、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肺癌、乳腺癌、胃癌、卵巢癌、白血病、恶性淋巴瘤等恶性肿...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