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者称,将颈动脉壁测量值加入传统的心血管疾病预防风险因子中对提高10年风险预测帮助甚小,不值一提。根据荷兰乌特勒支大学医学中心海斯特丹瑞特博士及其同事报道,综合14个以人群为基础、总数超过45000人参与的队列研究数据,荟萃分析发现: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测量值被添加到弗雷明汉风险评分中预测首次心肌梗塞或卒中,与单独应用弗雷明汉风险评分比较,分级网络构架下的再次分级改进仅为0.8%(95%可信区间为0.1%至1.6%)。
丹瑞特和他的同事们发表在8月22/29出版的美国医学协会杂志上报道:当颈动脉壁厚度测量值包含在预测因子中,稍微多的处于中度风险状态的参与者-3.6%(95%可信区间为2.7%至4.6%)——被进一步归类到一个更准确的风险层次。将颈动脉壁测量值加入传统的心血管疾病预防风险因子中对提高10年风险预测帮助甚小,不值一提。总的来说,他们认为:获得的准确度并不令人印象深刻。他们写道:“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测量值被添加到弗雷明汉风险评分中,对10年期预测首次心肌梗塞或卒中风险有小的改进,但这种改进不可能有临床重要性”。
以前一些研究已经发现一起使用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测量值和传统风险预测因子评估心脏病发作和卒中的可能性在个别病人有意义,而其他人没有。为了理清这种不一致性,丹瑞特和他的同事们汇总分析了14个前瞻性研究的数据,这些研究采纳了弗雷明汉风险预测因子和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测量值。总共63514名患者被纳入这些研究,但研究人员排除大约18000名不适合弗雷明汉评分者,如血压或总胆固醇非常高和45-75年龄段以外的弗雷明汉评分无效的。剩余的45828例进行分析。一些已丢失的数据如,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测量值、风险因子和发生心血管事件的时间,在特定的队列基础上,使用一个标准的输入模式输入。整个样本的平均随访时间10.8年,在此期间,共有2284例心梗和1971例卒中被记录下来。有些患者有两种类型的事件,有首次事件患者的数量是4007例。研究人员发现: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测量值本身就是一个重要的心脏病发作和卒中的预测因子,对于每个0.1毫米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的增量值,10年期风险事件发生率在研究中增加9%(危害比为1.09,95%可信区间1.07到1.12)。但是把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测量值添加到弗雷明汉评分中的价值是微乎其微的,大概是因为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测量值加入弗雷明汉系统中跟踪危险因子的原因。
丹瑞特和他的同事们注意到:应用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测量值进一步分级小的改进在男性和女性是相同的。他们写道:“我们的结果表明,普通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测量值不应常规在总体人群中应用,额外扩大其价值可能过于受限而不能获益”。研究人员说:甚至在中度弗雷明汉分级风险状态的参与者中呈现的分级网络构架下的再次分级改进“可能性太小而无法获益”。在一篇伴行论著中,波士顿布里格姆妇女医院的麦克格雷冉娜博士,亚特兰大埃默里大学的彼得?威尔逊医学博士表示同意,称“在中度弗雷明汉分级风险状态的患者中没有过多使用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测量值。
他们建议发现中度弗雷明汉分级风险状态的患者可能会更多从冠状动脉钙扫描获益,或者几个月之后只是从一个重复传统评估中获益。丹瑞特和他的同事们指出了他们的分析中的几个限制。除了标准的荟萃分析问题,他们指出:在各个研究的数据中他汀类药物的使用不同,不同的方法被用来判断事件的发生。另外,大多数的队列研究的参与者是白种人。研究人员写道:“我们在颈总动脉内膜-中层厚度测量值预测风险的附加价值不一定适用于其他人种”。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擅长领域:急性心肌梗塞急慢性心力衰竭,各种心律失常、高血压病、高血压性心脏病、肺源性心脏病、糖尿病心脏病、冠心病、心绞痛、风湿性心脏病、高脂血症、甲亢心脏病、心肌炎、心肌病等
擅长领域:,擅长心血管及其他内科系统常见病,疑难病的诊断与治疗,尤其对下列疾病的诊断及治疗更有特长:顽固性高血压;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难治性心力衰竭;各种心律失常,如:室性早搏、房颤房扑,阵发性室上速,室速,心动过缓;高脂血症;心肌炎和心肌病;感染性心内膜炎;风湿性心脏病;先天性心脏病;肺源性心脏病等。尤其擅长心血管病介入治疗,如:安装心脏起搏器;室上速、室速及房颤房扑的射频消融;冠脉造影及冠脉支架植入术;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动脉导管未闭等先天性心脏病的介入封堵术。
擅长领域:急慢性心力衰竭、冠心病、高血压病、深静脉血栓形成及肺栓塞、肺动脉高压、重症心肌炎和心肌病、心包疾病、房颤复律及抗凝、复杂室性心律失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