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栓塞是指血液中的固体成分如血小板、红细胞等在血管内形成阻塞,导致血液循环受阻的病理过程。
血液栓塞是由于血液凝固因子异常或血管壁损伤导致血流状态改变而形成的。当血液处于高凝状态时,易形成血栓;同时若存在血管壁损伤,会促使血小板黏附并聚集成块,最终导致血液栓塞。血液栓塞可能导致局部组织缺血、缺氧,引发疼痛、肿胀等症状。具体表现为胸痛、呼吸困难、肢体麻木或无力。
为了确诊是否存在血液栓塞,可以进行超声心动图、CT血管造影术、磁共振血管造影术等影像学检查来评估血管状况。针对血液栓塞的治疗方法取决于其类型与位置。抗凝治疗是常用的保守措施,例如遵医嘱使用肝素钠注射液、低分子量肝素钙注射液等药物预防血栓扩大。对于急性深静脉血栓,溶栓治疗可能是有效的,如遵照医生处方给予阿替普酶注射液、瑞替普酶注射液等药物以溶解血栓。
患者应避免长时间静坐或站立,特别是有血液栓塞风险因素的人群,以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概率。建议定期体检,尤其是对于有家族史者,可早期发现、早期干预,降低发生率。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