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是社会中的一个弱势群体,由于身体各项机能的退化,导致免疫力下降,给各种疾病留下可趁之机。在老年人中,最常见的疾病就是高血压了,几乎70%的老人都患有高血压。造成老年人多发高血压的原因有很多,饮食习惯、生活习惯、年龄因素、肥胖因素等等都促进了高血压的发生。
老年高血压是一种很危险的疾病,如果控制不好很容易引发各种危险的并发症。所以老年高血压除了要采用一定的降压药外,日常生活也要多注意保健,今天就来为大家介绍一下老年高血压患者的生活要点:
1、老年高血压患者不可吃的太饱
老年人消化功能减弱,如果吃的太饱,容易造成消化不良,而导致急性胃肠炎、急性胰腺炎等。同时因吃得过饱,使膈肌位置上移,影响心肺的正常活动。消化食物需要大量血液集中到胃肠道,心脑供血相对减少,加之高血压病人血管比较脆弱,容易导致中风的发生。
2、不可过度兴奋
高血压患者尽量保持稳定的情绪,避免过度紧张、兴奋、不宜参加竞争性很强的娱乐活动,否则,会因为情绪波动,交感神经兴奋,而引起全身血管收缩,心跳加快,血压升高,甚至可能引起脑溢血。
3、不可长时间看电视
高血压患者尽量不要长期看电视,保持同一个姿势长期坐卧,容易引起血流不畅,再加上电视辐射可致血压升高,尤其是情节紧张的电视节目,可使人情绪激动,易诱发脑血管意外。
4、不可突然改变生活习惯
高血压患者尽量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不可因外界因素随意改变自己的生活习惯,节日喜庆,亲友来访,待客频繁,高血压病人在这种情况下,要特别注意尽量不要打乱原有的生活规律。美国学者研究发现,患高血压病的人,说话30分钟,90%血压会升高。因此,老年高血压病患者,不宜频繁和长时间接待客人。
5、不可随意停用降压药
老年高血压患者服用降压药一段时间以后,就以为自己的血压稳定了,就随意停药,其实这是很不科学的。突然停药可能会出现“降压停药综合征”,患者表现为血压大幅度反跳升高,出现头晕、恶心、失眠、出汗等症状,甚至发生脑血管意外等病变。
老年人得任何疾病的危险性都远远高于年轻人,所以老年人一定要正确的对待高血压,做好日常生活中高血压的保健工作,控制血压,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责任编辑:简丽妍)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随着我国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高血压脑出血的病人越来越多,其死亡率却占脑血管病人的首位,是中老年人最常见的危重急症和致残、致死原因之一。如脑内血肿较大,内科治疗效果差,一般开颅手术创伤很大,效果又不十分理想。暨南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外科采取脑内镜锁孔手术方法,清除脑内血肿手术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出血少,手术效果明显好于内科保守治疗和常规开颅手术
擅长领域:心血管专业:冠心病、心肌病、心肌炎、高血压病、肺心病、先天性心脏病、风湿性心脏病、感染性心内膜炎及各种原因引起的心衰、各种心律失常的诊治
擅长领域:深圳市人民医院主任医师,专攻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病、急性心肌梗死、高血压病的预防与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冠脉支架术后的康复治疗有独特的经验。专治顽固性高血压病、心律失常、房颤、频发室早、阵发性室上速、窦缓、血管栓塞(脑血管梗塞,上下肢动静脉血管栓塞、肺栓塞)。对扩张性、肥厚性心肌病、心肌炎、风心病、高脂血症、脂肪肝、高尿酸血症、高血压倂糖尿病、高血压肾病,全心衰倂肺部感染的治疗有丰富的经验。 先后发表学术论文于《中华心血管杂志》等学术刊物20多篇。 经常参加全国性心血管病治疗学术交流及会诊。
擅长领域:特别精通冠心病的介入诊断和治疗技术( PCI ),熟练进行永久心脏起搏器安装术和先心病房间隔缺损封堵术。擅长冠心病、心绞痛和心肌梗死、高血压、心肌炎、心肌病、风湿热、风湿性心脏病、心律失常、休克和心力衰竭等诊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