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血压控制好 全身器官不遭罪

2011-01-06 05:52:0039健康网社区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持续血压升高就像打开了机关枪的保险栓,危险的子弹随时会射向人体的几大重要器官——心、脑、肾和眼。有研究显示,血压长期控制不理想,患病时间长,5—10年后就可能出现心、脑、肾损害和其他并发症。本报与几大科室专家共同呼吁,高血压患者除了要定期测量血压,还应该关注上述器官的健康状况,做好相关检查。<br>

  持续血压升高就像打开了机关枪的保险栓,危险的子弹随时会射向人体的几大重要器官——心、脑、肾和。有研究显示,血压长期控制不理想,患病时间长,5—10年后就可能出现心、脑、肾损害和其他并发症。本报与几大科室专家共同呼吁,高血压患者除了要定期测量血压,还应该关注上述器官的健康状况,做好相关检查。

  心

  病史过5年

  每年查心脏

  案例:沈女士患高血压十年。这段时间,她总感觉胸闷气短乏力等,尤其是活动后更明显。她曾听医生说,高血压会导致心脏病,于是担心“自己不会是心脏出了问题吧?”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心血管内科主任李为民教授分析:高血压治疗需要终身服药,很多人今天血压升高就吃药,明天血压下来就停药,病情控制很不理想。后果是血压不好,心脏受累。

  心脏收缩时,需要克服来自动脉血管内的压力。高血压患者的整个体循环都处于高压力、高负荷状态,要想维持正常的工作状态,心脏就必须顶着高压更加“卖力”地工作。长此以往,左心室会逐渐肥厚,其正常结构、功能都会受影响。同时,高血压损害冠状动脉血管,使之加速发生粥样硬化。在上述情况的联合作用下,心绞痛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情况都可能出现。

  因此,高血压病史超过5年,或合并糖尿病者,都应定期进心脏检查。建议每年做一次心电图检查和超声心动图。前者可以反映心脏有没有缺血的表现;后者可以及早发现心脏结构和功能的改变。

  如果高血压患者出现胸闷、气短、乏力等症状,尤其在活动后明显,同时经常有心悸等表现时,都要引起重视,这可能是心脏发出的求救信号。

  脑

  血压高一点

  中风增五成

  案例:今年42岁的钱先生,患高血压已有年头了,血压时高时低。最近,他常感觉左半身麻,使不上劲儿,走路久了会头晕,还经常无缘无故头痛。没等他抽出时间去检查,就突发脑出血被送进医院。医生说,罪魁祸首就是那时高时低的血压。

  北京协和医院神经科李舜伟教授分析:在长期高血压的作用下,脑动脉会严重受损,尤其是小动脉会出现动脉瘤。当血压急剧升高时,小动脉瘤会突然破裂,导致脑出血;而血压急剧降低时,由于血流速度变慢,血液中血小板聚集,会导致脑血管栓塞。高血压是脑血管病的首要危险因素,尤其是血压控制不稳、时高时低的患者,极易发生脑出血、脑血栓等。收缩压每升高10毫米汞柱,脑卒中发病的相对危险就会增加49%;舒张压每增加5毫米汞柱,相对危险则增加46%。

  高血压患者如果还没有得过脑血管病,必须重视一级预防。若没有相关症状和体征,如肢体麻木、力量减弱等问题,建议做一次头颅的磁共振检查。这项检查的花费较高,患者可以量力而行,不过它可以及早发现微小的病灶;若是日后发生了脑血管病,还能将病后的检查结果与病前的进行对比,看出问题所在,有利于提高预防和治疗效果。

  还要提醒的是,防控脑血管病,正确、安全地使用降压药也很关键。其中涉及两个问题,一是关注平滑指数,即服药后,血压下降得是否平稳;二是观察晨峰血压,即在早晨6点到10点,血压会不会突然上升。如果控制满意,就能有效控制脑血管病的发病几率。

  肾

  控制不满意

  半年验次尿

  案例:一位53岁的男性高血压患者因恶心呕吐少尿等症状,到医院就诊。化验结果显示,其肾功能的血尿素和肌酐都异常增高,双肾已经萎缩,可以诊断为“慢性肾功能衰竭尿毒症”,需要接受血液透析治疗。其实,他患高血压多年,但从没查过肾功能,也没看过肾内科,错过了早发现、早治疗的黄金期。

  清华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肾内科主任卢方平分析:在临床上,高血压患者出现肾脏损害的情况相当普遍,而肾脏一旦有病,也会导致血压进一步升高。

  血压长期控制不好,会造成肾脏小环境缓慢改变、肾功能减退。有数据显示,患高血压5—10年后,可能出现轻至中度肾动脉硬化,继而导致肾脏缺血、萎缩,甚至造成肾衰竭等。在这段时间内,患者不会出现明显的肾病症状,只能通过微量白蛋白尿等检测指标,才能看出异常。

  因此,血压控制不太好的患者,应该将肾功能检测作为常规项目之一。尤其是患病三五年后,每半年到一年,要定期做尿常规,检测微量白蛋白。若已经出现肾功能下降,特别是肾小球滤过率低于30毫升/分钟,应尽快治疗。

  眼

  血压波动大

  3月看眼底

  案例:62岁的老王最近看东西有点模糊。去医院复查血压时,医生给他查了眼底。结果发现,高血压引起了眼病。

  卫生部北京医院眼科主任医师夏群分析:高血压发展到一定程度,可能造成眼底视网膜上的小动脉硬化,严重者可发生出血、渗出、水肿,以至于视力受到不同程度影响。

  临床发现,这类患者可能最初没有明显症状。随着病情加重,直到出现眼底病变,因出血和黄斑水肿影响视力了,才到眼科就诊。出血严重者,如有中央静脉阻塞,可引起继发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导致视力丧失,甚至需要摘除眼球。因此,要预防高血压眼病,除了严格控制好血压、血脂外,还应督促患者定期进行眼科检查。

  一般,中老年高血压患者若没有眼部症状,一年查一次眼底即可。若近期血压波动大,应3个月到半年查一次。如果已经发现病变,且伴有出血,应半个月到一个月酌情复诊。没有症状的患者,只需查眼底、看看有无出血。如果已经有了出血、黄斑水肿,就要进一步作荧光造影等检查。

  降压不能一刀切

  高血压患者接受降压治疗后,血压水平并非一刀切,更不是越低越好。

  年轻的单纯性高血压患者,如果患者能够耐受,120—130/70—80毫米汞柱可能是最适合的范围。

  高血压合并冠心病的患者,应该积极控制血压至130/80毫米汞柱以下,但舒张压不宜低于60毫米汞柱。

  高血压合并糖尿病或肾脏疾病者,血压应降至<130/85毫米汞柱以下;显著蛋白尿患者,血压应降低至125/75毫米汞柱以下。

  年龄大于70岁的老年高血压患者,尤其是单纯收缩压升高的患者,应该将收缩压控制到150毫米汞柱以下,但注意舒张压不宜低于60毫米汞柱。

(实习编辑:李杏)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李为民主任医师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心血管内科

博士研究生导师,博士后流动站指导教师,黑龙江省政协委员。 1975年毕业于哈尔滨医科大学,1987年获得硕士学位, 1992年至1994年在美国Wake Forest大学Bowman Gray医学院受聘为International Research Fellow。1997年再次以访问学者身份去美国Wake Forest大学研修。1995年担任心血管内科二病房主任。1999年担任内科教研室主任、党总支书记。2002年担任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副院长、心血管内科主任。2004年担任医院党委书记兼副院长。中华医学会心血管分会委员,中国生物工程学会起搏电生理学会全国委员,中华医学会黑龙江省心血管内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心血管介入培训中心特邀专家,中华老年保健协会心血管内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心血管病杂志等五家国家级杂志编委,黑龙江医学杂志编辑部副主任委员,黑龙江省卫生厅药品审查委员会委员。   李为民教授多年来一直工作在临床第一线,组织抢救了大量急重症患者。在介入性治疗方面李为民同志有很深造诣,带领其他同志完成了大量介入手术,在省内率先开展急性心肌梗死冠脉急诊介入治疗、冠状动静脉瘘GDC弹簧圈封堵术、经皮腔内心肌激光打孔术、局灶性房颤射频消融术、双室起博器治疗心力衰竭、自动复律除颤器(ICD)等先进技术,成功挽救了许许多多危重病人。   作为心血管内科学科学术带头人,心血管内科主任,李为民教授时刻关心学科发展,积极开展科研项目,2002年以来担任国家十五攻关科研合作项目东北地区项目负责人2项,获得省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项及其它省级科研项目4项,市级科研项目1项。近三年在国家级杂志发表论文19篇,2004年又有2篇中华牌论文已发表,SCI收录论文2篇,获得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项,三等奖1项,获得省高校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各一项。科研方面与美国Wake Forest大学在心力衰竭机制和治疗领域进行密切合作,在国内率先开展建立清醒犬模型,利用压力-容积关系定量测试左室功能的研究。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Zuxi Yu教授合作开展骨髓干细胞心肌移植的实验研究。国内率先开展ACEI和ARB防治房颤心房重构的实验研究,受到广泛关注。

健康资讯推荐
特别策划
热门问答更多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