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警惕“隐形肥胖”伤害心脏

2010-08-27 05:42:0039健康网社区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一说到肥胖,人们往往首先想到那些看得见、摸得着的赘肉。其实,用体重判别胖瘦并不确切,那些隐藏在身体内部的脂肪更不容忽视。 <br>

  一说到肥胖,人们往往首先想到那些看得见、摸得着的赘肉。其实,用体重判别胖瘦并不确切,那些隐藏在身体内部的脂肪更不容忽视。

  1/3女性患隐形肥胖

  在5月11日“世界防治肥胖日”来临之际,一项报告显示,中国人的腰围增长速度竟成世界之最!目前肥胖人口达3.25亿人,增幅超过美国、英国和澳大利亚。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卫生部中日友好医院内分泌代谢病中心主任医师李光伟教授表示,中国人肥胖的标准和其他国家不同,主要有几大特点:体型小,指数小,肚皮大,危害大。

  “有些人现在看起来身材匀称、体重也算正常,但其体脂率偏高,这些人的身体状态比那些全身肥胖的人还要糟糕。”北京协和医院内分泌科副主任医师朱惠娟告诉《生命时报》记者,白色脂肪组织分布于人体的多个部位,可分为内脏型肥胖和皮下脂肪型肥胖两种。其中,皮下脂肪指的是最接近皮肤的那层脂肪,能起到保温和蓄积能量的作用。

  一般来说,女性的皮下脂肪比男性多。内脏脂肪主要存在于腹腔内,如肝、胰、胃、肠道等器官的周围和内部,它的明显表现是腹部肥胖。相比之下,男性的内脏脂肪更容易存积。一般人外表上可能表现为“大腹便便”,但也可能看不出任何差异,很容易被忽视,所以被称为是最危险的脂肪。

  也就是说,要准确判断是否属于“胖人”,仅靠测量体重是不够的,体脂率才是衡量指标。朱惠娟表示,正常成年人的体脂率大约是男性20%、女性25%。研究发现,19岁以上的女性,每3个就有1个属于“隐形肥胖”,这部分人普遍体重指数(BMI)值低,但体脂率超标。

  目前全世界都使用BMI来衡量一个人胖或不胖。该指数计算的方法是:BMI=体重(公斤)÷身高(米)的平方。世界卫生组织拟定的世界标准是BMI大于30为肥胖。“但这个指标并不适用于中国人。在相同的BMI下,黄种人体内的脂肪含量要比欧美人高,即使看起来没那么胖,也很可能超标了。在中国,只要BMI超过了28,就意味着你已经进入了肥胖者的队伍。”李光伟表示。

  然而,对于体内脂肪的本质,很多人还不了解。据世界心脏联合会的统计,在医疗事业相对发达的美国,46%的人内脏脂肪过剩,而超过这个比例的人不知道其危害性;绝大多数医生在为病人体检的时候也不测量腰围,而这正是检测内脏脂肪是否过多的最简单、最直接的方法。这种情况就好像在上世纪60年代,人们还不知道高血压的危害,在70年代,对于胆固醇的威胁也不甚清楚一样。

  脂肪伤害身体哪儿

  4月27日英国《每日邮报》载文揭示了肥胖对身体各器官、骨骼及肌肉带来的各种危害。其中,内脏脂肪被推上了“第一被告席”。

  抑郁、不孕不育。英国伦敦大学皇家理工学院教授吉米·贝尔教授指出,当内脏脂肪进入消化系统时,会对肝脏等器官造成损害,引发脂肪肝,还会扰乱新陈代谢,引发2型糖尿病和不孕。不仅如此,内脏脂肪还会增加心血管疾病几率,导致动脉炎症,甚至容易导致抑郁。内脏脂肪还可能致癌。据英国癌症研究中心估计,体重超标男性的结肠癌发病率高出常人25%,而肥胖症男性患者的这种发病率比普通人高50%。

  心脏病。贝尔教授表示,内脏脂肪会导致体内毒素难以正常排出。还会产生多种化学物质,与心脏病关系密切。肥胖还会导致心脏肥大,进而使心脏泵血效率大大降低,导致气短疲劳

  呼吸急促。英国曼彻斯特亚历山大医院放射疗法专家瓦夸尔·巴蒂博士表示,肥胖者感觉呼吸更困难,因为当人们平躺的时候,腹部任何脂肪都会压迫肺脏,从而导致肥胖者躺下时感觉呼吸急促。呼吸越困难,就越容易造成血流中输量不足,进而导致全身乏力、免疫力受损,甚至高血压

  除此之外,皮下脂肪的危害也不能轻视。其中包括:

  头痛打鼾。英国曼彻斯特亚历山大医院整形外科专家马克·海顿表示,颈脖后脂肪过多会压迫神经,导致头痛。美国一项涉及14.3万人的大规模调查发现,日常慢性头痛在肥胖人群中更为常见。巴蒂博士也通过研究发现,颈部皮下脂肪堆积越多,越容易压迫呼吸道,导致打鼾。

  关节炎、静脉曲张。海顿表示,身体肥胖意味着髋关节不得不承受额外的重压,磨损更快,更容易导致髋关节炎。英国关节炎研究会指出,在肥胖人群中,不良姿势和不健康步态更常见,也加重了骨关节炎的危险。此外,器官被脂肪包围还会导致静脉曲张。

  脚跟疼痛。海顿表示,肥胖会导致脚部疼痛。哈佛大学医学院研究发现,身体超重会增加足底肌膜(脚掌韧带)压力,导致炎症,行走时后脚跟容易产生剧烈疼痛

  关节炎。英国关节炎研究会数据表明,对膝盖和脚踝等承重关节而言,肥胖是导致骨关节炎的最大单一病因。而肥胖人群罹患膝盖关节炎的危险会增加14倍。英国整骨疗法医学会的伊恩·德赖斯代尔博士解释说,体重每增加0.45公斤,跑步或跳跃对关节产生的压力就会增加10倍以上。

(实习编辑:李杏)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李光伟主任医师 中日友好医院  内分泌科

李光伟,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

现任国际医疗部名誉主任,内分泌专业首席专家。兼任中华内分泌学会副主任委员,卫生部心血管防治研究中心专家组成员,国家药品监督局新药、进口药评审委员,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副主编和多个中华系列医学杂志编委和审稿人。

学习工作经历:1970年毕业于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医学系,从事内科、内分泌科临床一线工作三十余年。1990及1991年先后在日本长崎大学及美国NIH糖尿病研究所研修。

专业特长:国内著名的内分泌专家,擅长治疗内分泌疑难病包括垂体病、甲状腺病、糖尿病、肥胖病等。

完成卫生部科研课题多项,重点科研领域为糖尿病防治及胰岛素抵抗,是“大庆糖尿病20年前瞻性研究的主要组织者和执行者”之一。其20年研究结果证明6年生活方式可在20年间减少糖尿病发生43%,并减少严重视网膜病变47%,主要成果发表于世界顶级杂志《柳叶刀》。该研究与美国及芬兰同类糖尿病预防一起被誉为世界2型糖尿病的一级预防里程碑式的研究。在1993年提出胰岛素敏感性指数目前在国内胰岛素抵抗研究中广泛应用。在国内外核心杂志共发表文章200余篇。

曾荣获1995年卫生部科技进步奖,1998年获吴阶平医学研究奖。2000年起2006年获中国胰岛素分泌研究组、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和内分泌学分会共同颁布的“施维雅-胰岛素分泌成就奖”。2007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2008年美国糖尿病学会年会(ADA)大会发言。2000年起入选国务院有贡献专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健康资讯推荐
特别策划
热门问答更多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