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降脂还须吃药 饮食不包治高血脂

2010-08-23 04:49:0039健康网社区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预防中风有“三大药物”:降压药物、抗血小板药物和降脂的他汀药物。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神经内科医师闫振文发现,目前,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对降脂药——他汀药物存有误区,认为少吃油腻食物就可以控制血脂水平,根本不需要吃药。这是极其错误的,会大大增加中风风险。<br>

  预防中风有“三大药物”:降压药物、抗血小板药物和降脂的他汀药物。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神经内科医师闫振文发现,目前,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对降脂药——他汀药物存有误区,认为少吃油腻食物就可以控制血脂水平,根本不需要吃药。这是极其错误的,会大大增加中风风险。

  有人“自行诊病”而停药

  个案:

  老张发现有高血压糖尿病10多年了,近来天气多变,老张突发中风住进了医院,所幸发现得早,老张经过治疗后出了医院。出院时,老张做了个血脂的生化检查,看到自己各项指标都在正常范围内,如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入院前是3.80mmol/L,现在是2.70mmol/L,已经在正常范围内。老张也就没听医嘱,就自作主张停掉了降脂药。结果没多久,再次发生中风被送进了医院。

  医师解析:生化检测标准灵活,需结合身体状况而判病

  闫振文强调,患有缺血性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病人不能自作主张参照生化验单上的指标擅自停药!

  血脂的生化指标主要包括胆固醇(测量胆固醇中的低密度脂肪酸)和甘油三酯两项。但检查出的数据不是给患者看的,而是给医生参考使用的,因患者个体患病的严重程度,身体所患疾病不同,达标的标准会有差异。比如,个案中的老张同时有高血压糖尿病,属于中风的极高危人群,血脂要降到2.1mmol/L以下才算达标。而老张看到自己的指标是2.70mmol/L(正常值是1.30-3.60mmol/L),自以为达标了,结果擅自停药而再次中风。

  除这种情况外,生化检查者如有糖尿病、冠心病、代谢综合征、未戒断吸烟、颅内外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动脉-动脉栓塞其中任意一种危险因素,都必须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降低于2.1mmol/L,或指数降低幅度大于40%以上才算合格。原来的合格标准根本无法说明问题。闫振文说,如果擅自停降脂药,多数患者的胆固醇水平在1~2周内又回升到治疗前水平,跟老张一样,不久就发病了。

  有人不吃肉而停药

  个案:

  老刘一向会按医嘱吃降脂药。但入夏了,他的胃口差了很多,油腻的东西沾都不想沾。他想,既然调脂药物是为了降低脂肪,那么,平时注意饮食控制,少吃油腻的食物也能达到同样效果吧?

  医师解析:饮食减得了甘油三酯,减不了胆固醇

  闫振文说,饮食控制、运动、减肥确实是帮助心脑血管疾病者的康复法宝,也能降低生化指标中的“甘油三酯”。但是,对降低另外一项——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效果就不明显了。闫振文说,大部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在人体内合成的,要降低这项指数,除积极改善生活方式外,还应该同时服用降脂的他汀类药物,并要长期坚持,直至终生。

  除了降脂作用外,因为胆固醇中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直接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造成中风风险。他汀类药物还能抗炎保护血管内皮,稳定动脉硬化易损斑块,甚至可以逆转已经形成的斑块等,防治卒中的发生。2008年5月,欧洲卒中组织在《缺血性卒中指南》指出,一项26项他汀类药物的临床研究,涉及95000例患者的数据资料提示,他汀类药物治疗使卒中的再发生率由3.4%降至2.7%。

  目前三高人群多,针对这类老年患者的保健品,保健理论也相当多。比如,近期热门的养生大师提倡吃生茄子降脂,各种降脂保健品更是长期占据高额的市场份额。其实,闫振文说,目前市面上许多保健品都标榜拥有清除体内血脂、软化血管的作用,这都没有经过国家质监局的检验,更没有严格的临床研究与循证医学支持。别盲目更从,牺牲品。

(实习编辑:李杏)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相关专题
名医谈心第4期:治疗高血脂 广告宣传靠谱吗?

名医谈心第4期:目前,我国高血脂患者大约有3亿。有大量研究资料表明,高血脂是脑卒中、冠心病、心肌梗死、心脏猝死独立而重要的危险因素。然而大家经常可以在电视、报纸、杂志、网络等地方看到降脂产品的宣传广告,这就让不少高血脂患者心存疑问,这些宣传疗效是否是真的呢?是否靠谱呢?

特别策划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