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心血管病四大误区亟待纠正

2010-10-14 05:25:0039健康网社区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心血管疾病每年让300多万人死亡,但对心血管疾病带来的伤亡却常常被当成小事,不单一般人漠然以对,患者本身也心怀侥幸,能不看病就不看,能不吃药就不吃。“面对死亡率如此之高的疾病,这样的忽视是绝对错误的,”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医师陆冬晓指出,百姓在心血管疾病的认识上至少有4个误区亟待纠正。<br>

  心血管疾病每年让300多万人死亡,但对心血管疾病带来的伤亡却常常被当成小事,不单一般人漠然以对,患者本身也心怀侥幸,能不看病就不看,能不吃药就不吃。“面对死亡率如此之高的疾病,这样的忽视是绝对错误的,”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医师陆冬晓指出,百姓在心血管疾病的认识上至少有4个误区亟待纠正。

  受访专家/广州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医师陆冬晓

  误区1:

  年轻人不会有心脏病

  事实上,年轻的心血管疾病患者在逐年递增。陆冬晓说,20多岁就发生心肌梗死的病人他见得不少,前段时间就有一个38岁的年轻人因心梗猝死。“年轻人心梗和老年人还不一样,主要与暴饮暴食、抽烟喝酒、熬夜劳累、情绪紧张又少运动有关。尽管有诸多的高危因素,年轻人却自认为身体好,不会发生动脉硬化。殊不知疾病的发展往往非常迅速,发生猝死的可能性也比老年人要高很多。”

  陆冬晓说,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有的是从儿童开始的,9岁以下的年龄组中有3.22%,10-19岁年龄组中有10.26%,20-29岁年龄组中有29.56%冠状动脉有早期硬化改变。30-39岁为59.7%,40-49岁为63.7%,50-59岁为77.25%,60-69岁为87.09%,70岁以上者几乎为100%。由此看来,动脉硬化并非老年人的专利,年轻人同样要小心动脉硬化的威胁。

  误区2:

  以往的病历、验单随手扔

  陆冬晓提醒患者,以往的病历、检验单等资料应该好好保存,这些资料可以作为今后诊断的重要参考和依据。特别是年轻时有高脂血症、脂肪肝糖尿病的患者,如果之后出现心律失常,有了以前的病历资料,医生会更容易往冠心病考虑。但若没有这些资料,或本身没有其他健康问题,医生就可能考虑为单纯的心律失常。相比之下,病历资料齐全当然更便于正确诊断和治疗。

  误区3:

  总希望治疗能立竿见影

  中国的高血压患者约有2个亿,高血压的控制率却只有6.1%。其中高血压病人中大概31%的人从来不量血压,31%的人知道自己血压高,却认为年纪大都这样,还有31%的人清楚疾病的危害性,但不重视,难受才吃药,或想起来才吃药,用药极其不规范。之所以如此,与患者用急性病的思路来治疗慢性病有很大关系。

  “很多病人一来就问高血压能不能立刻治好,表示用再贵的药都行。等药用上血压降了,病人又觉得治起来太简单,不用再看了。这就造成血压反反复复,心衰、心梗、中风也就成了必然结果。”陆冬晓说,高血压是最容易治疗的病,也是最难治疗的病。所谓最难,是指高血压病人随年龄的增长会出现多种并发症,很难控制;所谓最容易,是指近期内只要吃降压药就能控制血压。但找医生开药比自己乱买药好,看专科比不看专科好。最重要的是,要认识到高血压是慢性病,必须终身服药治疗。如果治疗不规范,被损害的还是自己。

  误区4:

  平时不重视,病急乱投医

  重视急性发病、传染病,忽视慢性病,是当前患者一个非常突出的误区。可从死亡率排行来看,位居前几位的肿瘤、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内分泌疾病基本都属于慢性病、非传染病。患者等到病危时才舍得花钱,等问题大了才跟医生喊救命,甚至病急乱投医,往往悔之晚矣。

  “之前还有人问我有没有什么药一打就可以完全预防动脉硬化,我只能告诉他,动脉硬化是每天发展的,今天控制了,今天就延缓硬化,而血管一旦老化,是不可能回到年轻状态的。那么怎样控制?防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压、高尿酸、高体重、打呼噜,再加戒烟,基本就能保持良好的血管。此外,对那些已经患有高脂血症、轻度高血压的人,建议进行适当的治疗,也能延缓血管病变的进程。”

(实习编辑:李杏)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健康资讯推荐
特别策划
热门问答更多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