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大妈今年62岁,罹患“高血压病、冠心病”已有20多年历史了。多年来,为了控制血压,张大妈每天都要去卫生所测量血压。
最近,在朋友的介绍下。买了一台家用臂式电子血压计,但测量了几次后发现,每次测得的血压值均比在医院测得的数值要低20毫米汞柱左右。这使张大妈有些烦恼,不知如何是好。
后来,经过笔者了解发现,不是血压计出了问题,而是张大妈的使用方法不太正确,故造成了血压的误差。下面,笔者就臂式电子血压计使用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做一介绍:
测量前的准备
使用电子血压计测量血压前,病人应休息15分钟,以消除劳累、兴奋等因素对血压的影响。
如果刚进行了剧烈运动或有情绪激动或生气等情况,则必须休息30分钟后,再测血压,否则测得的血压值误差会较大。
清晨醒后不要起床,此时测量的血压最能反映自己的真实血压状况。
测量时如果取坐位,坐姿要正确,身体要放松,不要讲话及用力。
袖带卷绑松紧要合适,因为无论过松、过紧都会使血压测量值偏低。
合适的程度为:袖带卷绑后。袖带与手臂之间应能自由伸进一个手指头。
测量中的要求
测血压过程中如发现血压有异常,需要重新测量时,应等待2-5分钟后再测,而不能立刻在同侧手臂反复测量。
两次测得的数值在5毫米汞柱内波动,应视为正常,可取两次的平均值记录下来。
高血压病人如需定期监测血压,最好做到定时间、定部位、定体位测量,以便对照。
另外,放气速度不宜过快,以2毫米汞柱/秒钟的速度放气为宜。
认识生理误差
正常人的血压在一天当中是有起伏波动的。
人在睡眠时血压最低,上午8-10点时血压最高。
正常人一天中收缩压(高压)的变化幅度在20-40毫米汞柱之间,舒张压(低压)的变化幅度在10-20毫米汞柱之间,即使在夜间睡眠时,也有5-10毫米汞柱的波动起伏。
每次电子血压计测出的数值反映的是人体测量时刻的血压值。
人体血压是时刻变化的,两次测量得到同一血压值是十分罕见的。
因此,只有每天在同一时间、用同一姿势测量血压,才能得到有可比性的血压值。
由于紧张和焦虑的原因,不少人在医院里测量的收缩压(高压)一般都会比在家里高25-30毫米汞柱,有的甚至会差50毫米汞柱左右。这种现象被称为“白大衣高血压”。因为,人们在医生面前会不知不觉地产生某种程度的不安、紧张及精神压力,以致血压升高。在家里比较放松,测出的血压就相对较低,而这正是人体血压的真实反映。
了解血压计误差
电子血压计与水银柱式血压计测得的血压值是有一定误差的。因为,水银柱式血压计采用的是科氏音法,电子血压计采用的是示波法。
科氏音法是通过医生用听诊器来听血管内血液流动的声音,示波法是通过测量血液流动时对血管壁产生的振动:虽然测量原理不同,但测试结果从理论上讲是一样的。
而实际上,科氏音法由于每个医生的听力反应速度不一样,每个医生的测量也会产生差异,另外,医生常略去一些误差而取整数,如128毫米汞柱、131毫米汞柱,一般都读成130毫米汞柱。
而电子血压计排除了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测出什么值就显示什么值。
避免环境误差
臂式电子血压计由于袖带内传感器为一高灵敏度的仪器,如果袖带捆扎及传感器位置不当、身体运动等情况都可能出现误差。
所以,使用电子血压计时,应该避开周围的电子磁场,防止干扰影响了准确性;手臂要伸直放松,不要移动、用力及说话:不要振动放血压计的桌子;电源、电量要充足,因为充气球和液晶显示均需要消耗电量。电力不足会影响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因此,家用电子血压计应该每6-12个月常规校对1次,以确保其准确性。
(实习编辑:李杏)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擅长领域:冠心病、高血压、心肌炎、心律失常(早搏等)、急慢性肾炎、尿路感染、肾病综合征、尿毒症、肾结石、慢性胃病、慢支、哮喘、头痛、眩晕、失...
擅长领域:深圳市人民医院主任医师,专攻冠心病、不稳定性心绞病、急性心肌梗死、高血压病的预防与治疗。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冠脉支架术后的康复治疗有独特的经验。专治顽固性高血压病、心律失常、房颤、频发室早、阵发性室上速、窦缓、血管栓塞(脑血管梗塞,上下肢动静脉血管栓塞、肺栓塞)。对扩张性、肥厚性心肌病、心肌炎、风心病、高脂血症、脂肪肝、高尿酸血症、高血压倂糖尿病、高血压肾病,全心衰倂肺部感染的治疗有丰富的经验。 先后发表学术论文于《中华心血管杂志》等学术刊物20多篇。 经常参加全国性心血管病治疗学术交流及会诊。
擅长领域:急慢性心力衰竭,急性心肌梗死,恶性心律失常,围产期心脏病的救治,顽固性高血压, 心绞痛的治疗,心肺复苏的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