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国内大型人群研究:探讨中国心血管疾病的二级预防现状

2020-02-20 16:18:23医脉通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心血管疾病(CVD),特别是缺血性心脏病(IHD)和缺血性脑卒中(IS),是我国居民的主要死亡原因。心血管疾病的二级预防疗法,如阿司匹林、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s)和他汀类药物,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因此,确保广泛使用二级预防疗法对于减轻中国的CVD负担至关重要。近日,发表在HEART杂志上的一项研究,报告了当前中国社区中IHD和/或IS患者二级预防药物的使用情况。

  心血管疾病(CVD),特别是缺血性心脏病(IHD)和缺血性脑卒中(IS),是我国居民的主要死亡原因。心血管疾病的二级预防疗法,如阿司匹林、β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ACEIs)和他汀类药物,可以降低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因此,确保广泛使用二级预防疗法对于减轻中国的CVD负担至关重要。近日,发表在HEART杂志上的一项研究,报告了当前中国社区中IHD和/或IS患者二级预防药物的使用情况。

  研究方法

  研究基于中国以患者为中心的心脏事件百万人评估项目,选择了2014年9月至2018年11月期间,中国大陆31个省的8577个社区的2,613,035名年龄在35-75岁之间的参与者。

  研究者对每个参与者都进行了血压、血脂、血糖、身高和体重的测量。高血压定义为收缩压≥140 mmHg,舒张压≥90 mmHg或使用降压药。正常体重定义为18.5≤BMI≤23.9 kg/m2,低体重定义为BMI<18.5 kg/m2,超重定义为24.0≤BMI≤27.9 kg/m2,肥胖定义为BMI≥28.0 kg/m2。

  由受过培训的人员进行标准化的面对面采访,收集参与者的相关信息,了解他们的IHD或IS病史以及用药情况。

  研究者使用Clopper-Pearson方法描述了总体及按人群亚组(如年龄,性别和城市化程度等)得出抗血小板药物或他汀类药物的使用率,并使用多变量混合模型及logit-link函数评估了个体特征与二级预防药物使用之间的关联。

  研究结果

  在2,613,035名参与者中,有2.9%(74,830)报告有IHD和/或IS病史,其中抗血小板药物或他汀类药物的使用率为34.2%(表1)。IHD患者使用二级预防药物的比例高于IS患者(两种药物中任何一种的比例分别为40.4%和29.0%,抗血小板药物的比例分别为37.4%和26.6%,他汀类药物分别为14.6%和8.2%,两种药物都使用的比例分别为11.6%和5.8%)。

  二级预防药物的使用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加(从35-39岁的19.2%增加到70-75岁的37.3%,p <0.001)。男性比女性更常使用二级预防药物(37.9% vs 30.4%,p <0.001)。城市中抗血小板药物或他汀类药物的使用率高于农村地区(35.9% vs 32.9%,p <0.001)。较高教育水平和家庭收入的患者人群使用二级预防药物的比例略高(p <0.001)。有医疗保险的患者使用药物的比例比没有医疗保险稍高,但该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4.3%vs 29.1%,p = 0.07)。既往有高血压(39.1%vs 28.7%,p <0.001)或糖尿病(41.1%vs 32.7%,p <0.001)病史的患者的药物使用率明显更高。在2年内被确诊为CVD的患者(34.9%)的药物使用率比2年或更早之前被诊断的患者略高(2–7年为33.7%;> 7年为33.8%,p = 0.07)。

  在包含1,530,408个患者的亚组中,根据16项个体特征的所有可能排列来定义,二级预防药物的使用差异很大(8.4%–60.6%)。多变量分析显示,年龄较小、女性、吸烟、饮酒,无高血压或糖尿病病史及已确诊CVD超过2年的患者二级预防药物的使用率更低。

  结论

  综上所述,在IHD和/或IS患者中,约1/3的患者服用抗血小板或他汀类药物,1/12的患者同时服用两种药物。抗血小板药物和他汀类药物的使用在所有亚组中都很低,特别是在年龄较小、女性、教育水平或家庭收入较低的人群中。提高我国心血管疾病二级预防水平,需要采取可扩展的、有针对性的、有效的干预措施。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特别策划
热门问答更多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