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张健教授专访:应高度关注心衰患者的精神健康

2019-04-12 00:38:50医脉通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 心力衰竭的管理是第68届美国心脏病学会科学年会(ACC 2019)的重要议题之一,会上发布了多项重要的临床研究,包括Hopeful Heart试验、PIONEER-HF试验等。会议期间,就心衰管理的问题,医脉通对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的张健教授进行了专访。


  心力衰竭的管理是第68届美国心脏病学会科学年会(ACC 2019)的重要议题之一,会上发布了多项重要的临床研究,包括Hopeful Heart试验、PIONEER-HF试验等。会议期间,就心衰管理的问题,医脉通对国家心血管病中心、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的张健教授进行了专访。

  医脉通:

  张教授您好,请您谈一下,本次参会您关注了哪些急性和慢性心力衰竭相关的热点研究?这些研究带给我们哪些启示?

  张健教授:

  本次ACC会议关于心衰的研究比较多。由于近年来心衰患病率越来越高,患者人数大幅增加,因此,医生对心衰的关注程度也越来越高。

  在本次会议上,首先,大家对心肌炎的诊断,尤其是病因诊断方面有了新的认识;其次,有专场对心肌疾病在心衰发病过程中的作用进行了探讨,也强调了一些非常见心肌疾病在心衰发生和发展中的作用,以及在诊断和治疗上的一些设想。

  同时,对于肿瘤心脏病学中的一些问题,也有两个session进行了专门讨论,例如新的靶向治疗药物在治疗过程中对心肌的损害,现有的心衰药物对化疗损害后的心肌损伤是否具有保护作用,等等。

  另外,还有两项心衰临床试验也十分值得关注,其中一项是PIONEER-HF研究,探讨了沙库巴曲/缬沙坦在急性失代偿性心衰中的应用;另外一项研究是关于心衰合并抑郁的综合管理,叫做Hopeful Heart研究。

  我们知道,心衰合并抑郁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情况,Hopeful Heart研究发现,有60%的心衰患者合并抑郁。当心衰合并抑郁后,患者会出现很多问题,比如患者的生活质量会明显下降,因为抑郁会让患者对生活失去信心;另外,这些患者往往处于自暴自弃的状态,用药依从性和自我管理都非常差。而且,这些患者的死亡率、再住院率、心血管死亡率都明显增加。针对这些问题,设计了Hopeful Heart研究,比较了常规护理和综合护理对患者的获益情况。

  该试验使用了PHQ-2、PHQ-9等量表对患者进行了评估。结果显示:第一,综合护理和常规护理都能改善患者的抑郁,但是综合护理能更好地改善患者的症状、用药依从性和自我管理能力;第二,对死亡率的观察发现,综合护理并不能降低患者的全因死亡率和心血管死亡率,对再住院的影响也不太大。

  需要强调的是,抑郁在心衰管理中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还需要做进一步深入的研究,以期能够进一步降低患者的再住院率和死亡率。希望Hopeful Heart研究能够给大家提供一些更有用的信息。

  医脉通:

  未来,在慢性心衰的管理方面,还有哪些问题亟待解决?

  张健教授:

  在慢性心衰的管理方面,目前主要有两个问题。

  第一个问题是如何管理患者。我们应高度关注患者的精神和情绪问题,如焦虑、抑郁等。如何治疗和减少患者的精神和情绪问题,是我们在未来要做的一件重要事情,也是改善患者预后的一种潜在的方法,因为这可以改善患者的依从性和自我管理。

  第二个问题是在心衰的治疗方面,还需要进一步挖掘新的治疗药物,以便能够给患者带来新的治疗措施和方法。本次会议也特别强调了在心衰病因方面所需要做的工作,要重视心衰的病因,比如心肌疾病、心肌炎等对心衰的影响。

  总之,本次ACC会议荟萃了当前心衰研究的精华,我回去之后还需要进一步的学习和研究,以提高我国心衰防治的水平。

  另外,和大家报告一个好消息,在长城会和ACC的联合论坛中,马长生教授和刘少稳教授分别就我国房颤患者脑卒中的情况、老老年患者进行导管消融的情况,做了精彩报告。现场参会者的反响非常热烈,大家对我国的患者数据都很有兴趣。最后,希望我们在心衰和其他方面也能多做一些贡献。

  心力衰竭影响了660万美国人,在心衰住院患者中,有40%~70%合并抑郁。抑郁与心衰患者健康相关的生活质量(HRQOL)下降、循证治疗依从性降低,以及死亡率、再住院率和医疗费用增加有关。Hopeful Heart研究旨在评估综合护理对心衰合并抑郁患者的影响。

  从2014年到2017年,研究人员共招募了756名收缩性心衰(射血分数≤45%)和NYHA II~IV级的患者,这些患者在匹兹堡的8家医院接受了心衰住院治疗。

  患者出院时使用患者健康问卷-2(PHQ-2)进行抑郁筛查。当患者在家时,通过电话进行PHQ-9调查。

  756名患者中,629名为抑郁症患者,127名为非抑郁症患者。患者平均年龄为64岁,56%为男性,73%为白人,平均射血分数为28%。与无抑郁症的心衰患者相比,抑郁症患者的NYHA心功能、HRQoL、身体功能和情绪更差。

  研究人员将650名抑郁症患者随机分配到为期12个月的综合护理组、加强常规护理组或常规护理组。

  结果显示,综合护理组与常规护理组相比,患者的HRQoL(SF-12 MCS)(ES: 0.34,P=0.002)和情绪症状(PROMIS-D)(ES: 0.47,P<0.0001)有较大改善。

  加强护理患者与常规护理患者相比,情绪症状改善较小(ES: 0.24,P=0.006)。KCCQ-12在综合护理组与常规护理组没有显著差异。与男性相比,女性在综合护理中对情绪和HRQoL的获益更大。

  所有组在1年时的全因再住院率均高于无抑郁症对照组(P=0.49)——加强常规护理组(90%),综合护理组(85%),常规护理(75%)。

  常规护理组(15%)、加强护理组(14%)和综合护理组(14%)的1年死亡率相似,并且与无抑郁症对照组(10.5%;P=0.79)无显著差异。

  总之,合并抑郁的心衰患者很多,并与较差的自我报告功能和HRQoL相关。相比常规护理,综合护理可改善患者的HRQoL和情绪症状。但是,治疗并不能降低心衰合并抑郁患者的再住院率和死亡率。还需要对抑郁症进行更有效的治疗。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张健主任医师 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  心血管内科

张健,我国著名心血管病专家,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FHFSA,FACC,FESC。现任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心力衰竭中心主任,心衰重症监护病区HFCU主任。兼任国家心血管病专家委员会心力衰竭专业委员会常务副主任委员;国家心血管病专业质控中心专家委员会心力衰竭专家工作组组长;中国医师协会心力衰竭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心血管病学会重症医学学组副组长;中国医师协会心血管病分会常委。中央保健会诊专家。是《中华心力衰竭和心肌病杂志》主编、《中国循环杂志》常务编委、《中华心血管病杂志》、《中华老年医学杂志》及《…

特别策划
热门问答更多
心衰
  • 益心丸

    益气强心,芳香开窍,活血化瘀。用于心绞痛、胸闷、心悸、气促及冠心病、心功能不全见有上述证候者。[详细]

    去看看 ¥33.96
  • 单硝酸异山梨酯缓释胶囊(Ⅰ)

    冠心病的长期治疗;心绞痛的预防;心肌梗死后持续心绞痛的治疗;与洋地黄和/或利尿剂联合应用,治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详细]

    去看看 ¥20.0
  • 门冬氨酸钾镁口服溶液

    电解质补充药,适用于低血钾症,改善洋地黄中毒引起的心律失常,恶心,呕吐等中毒症状,用于心肌炎后遗症,慢性心功能不全等各种心脏病,亦可用于急,慢性肝炎,肝硬化,胆汁分泌不足和肝性脑病等辅助治疗。[详细]

    去看看 ¥17.0
擅长心衰专家更多
  • 孙雪英齐齐哈尔市第一医院

    擅长领域:技术特长:擅长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支气管哮喘、心肌病、心律失常、心衰、脑梗塞、脑萎缩、慢性肾功不全、 急慢性肾小球肾炎、紫癜性肾炎、肾病综合征、糖尿病、胰腺炎、萎缩性胃炎、慢性肝病、肝硬化、代谢综合征、更年期综合征、卵巢早衰、不孕症、月经不调。以及湿疹、痤疮等各种疑难杂症等。

  • 王迁主任医师北京协和医院

    擅长领域:擅长诊治类风湿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强直性脊柱炎、痛风关节炎等常见风湿病诊治。尤其对于皮肌炎、风湿性疾病合并肺动脉高压、肺间质病变等具有丰富临床诊治经验。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common rheumatic diseases such as rheumatoid arthritis, systemic lupus erythematosus, spondyloarthritis and gout, especially the management of inflammatory myopathy, connective tissue diseases combined with pulmonary arterial hypertension and interstitial lung diseases.

  • 韦桂宁河池市人民医院

    擅长领域:儿科副主任医师,副教授。中华医学会广西分会会员。从事儿科临床工作20多年,有较丰富的临床经验。对儿科常见病、多发病以及疑难病例的诊断及治疗有深入的研究,擅长儿科支气管炎、支气管肺炎、肺炎和并心衰、小儿肠炎、急性肾炎、肾病综合征、泌尿系感染、病毒性脑炎、中毒性脑炎、结核性脑膜炎、化脓性脑膜炎、癫痫、脑瘫、病毒性心肌炎、营养不良、佝偻病的诊断及治疗。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