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脑卒中二级预防关键目标:减少复发

2015-05-13 17:17:0239健康网
栏目关注:

  1.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与脑卒中

  约有1/3的脑卒中(中风)发病前会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英文简称TIA),这是因为输送到脑部的血液和氧气暂时中断所致。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也叫“小中风”,其症状通常持续数分钟到数小时,不超过24小时。然而这种“小中风”却是个强有力的先兆,如不积极预防,真正的脑卒中将会在短期内发生。事实上,半数以上的病人在脑卒中发病前都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病史。

  2.动脉粥样硬化与血管性疾病

  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是一个很常见的疾病,也是造成人类的主要死亡原因,甚至高于恶性肿瘤。不幸的是,很多人在发生脑卒中或心肌梗死前都没有意识到有这种病。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时,当某一根动脉血管上的粥样斑块破裂,大量斑块堆积而形成血栓,造成血管狭窄或堵塞,进而导致重要生命器官供血和供氧减少。如果血栓形成位于供应脑的动脉,就会发生脑卒中。如果血栓形成在心脏的血管中,就会导致心肌梗死的发生。

  3.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会引起缺血性卒中

  一般导致血栓形成有三个原因:血管壁损伤、血液高凝状态和血流速度改变。当血管内皮受到损伤时,胆固醇和一些其他物质就像牙齿上沉积的牙斑一样在动脉血管内壁上沉积,导致血管狭窄。这些“沉积”也称“斑块”。由于斑块沿着动脉血管壁沉积,使血液越来越难以流过。斑块也有可能会破裂,当血液中称作血小板的血细胞粘附在一起,修复损坏的斑块时,就形成了血栓。随着血小板不断堆积,血栓可以变大,直到堵塞动脉血管。血栓也可能变得不稳定并且脱落,顺着动脉血流,最后到达更小的血管内。当血栓阻塞脑部动脉血管时,会阻碍血流,导致中风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发生。

  而有专家对中国缺血性卒中患者的病因进行分析后发现,65%的患者存在颅内外动脉粥样硬化。可见,对于中国来讲,缺血性卒中二级预防的关键就是要稳定逆转斑块,抑制动脉粥样硬化。

  4.首次脑卒中后具有再发的高风险

  研究发现,缺血性卒中患者再次发生卒中的比例比普通人群高9倍。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后7天内发生中风的风险为8%~12%,1个月内发生卒中的风险为11%~15%,90天内发生卒中的风险则高达20%。脑卒中发生后一年内,约有15%的人会因再次卒中、心脏病发作而住院或死亡。脑卒中后五年内,每100位患者中有30人会再次卒中,死亡原因多为心肌梗死或缺血性卒中。

  5.再次发生脑卒中的危害

  再次卒中发生后,后遗症及肢体残障往往要比第一次严重得多,其中约有25%的人因发生二次卒中而导致死亡。因此,如何防止动脉粥样硬化血栓的形成,是预防再次发生卒中的重要关键。

  6.脑卒中后患者对血压的管理至关重要

  脑卒中无论是初发还是再次发作,高血压都是一种密切相关的危险因素。患者血压水平高于160/100mmHg可使卒中再发的风险明显增加。首次卒中后的患者,不论既往是否有高血压史,均需密切监测血压水平。急性期降压治疗应缓慢,以防止由于脑血流灌注不足引起的脑损伤。但在卒中急性期(2~4周)过后,患者病情稳定时,在患者可耐受的情况下,最好能将血压降至140/90mmHg以下。

  所有高血压患者均应在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基础上,合理选用降压药物并应坚持治疗。研究表明,舒张压保持在80mmHg以上时,每降低5mmHg,卒中再发风险可降低15%。新近的研究表明,即使在140/90mmHg以下的血压,若大幅波动,也会导致较高的卒中复发以及其他心脑血管问题。坚持每天多次测量血压有助于发现这种问题。对于那些血压波动较大的人,建议每天清晨醒来时测一次晨起血压,每日服用高血压药之前再测一次吃药前的血压。这样可以了解每天吃的降压药是不是能够把24个小时的血压都能控制得很好。

  7.如何防治动脉粥样硬化形成

  毫无疑问,他汀类是抗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基石!在心脑血管病防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随着他汀类临床应用日益广泛和深入,越来越受到了一些专家的质疑。如有人发现,随着他汀类剂量增加,肝损伤、肌损伤亦随之增加,正是因为这个原因,美国FDA就限制了辛伐他汀的应用剂量;尤其是2014年刚刚公布的一项纳入11.4万例的研究显示,随他汀治疗的依从性越高,新发糖尿病的风险就越高。

  一项来自国外的研究发现:对1686名卒中、TIA或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患者,使用B超检测其颈动脉斑块,观察斑块面积与心脑血管事件的关系,平均随访中位数二点五年。结果显示,即使积极干预危险因素,仍有近60%的患者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仍在进展。而且斑块进展患者发生心血管事件的风险显著增高,是斑块无改变患者的2.1倍。

  这项国际知名的研究结果公布后,引起了众多国际相关领域专家对动脉粥样硬化治疗的思考和探索,专家们一致认为,目前要更进一步降低因斑块破裂所致血管事件的发生,就必须转变现有动脉粥样硬化的治疗模式,即除过危险因素控制达标之外,更应该关注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本身靶向治疗,也就是说,不管血脂、血压、血糖等高危因素如何,只有斑块不再进展甚致逆转,才是减少卒中复发的关键!

  8.动脉粥样硬化的靶向治疗药物

  通过检索文献,由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张运院士所带领的团队,开展了十余年的关于通心络靶向抗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研究和探索。研究发现,通心络除具有抗炎、抗氧化作用之外,更能增加斑块的声学密度,降低斑块面积和斑块负荷,增加斑块纤维帽厚度;减少斑块内巨噬细胞含量,降低斑块内脂质沉积,增加斑块内胶原含量;降低易损斑块易损指数,降低易损斑块破裂率。如果我们对此4个方面的研究结果做一归纳的活,可以看出,通心络对动脉粥样硬化高危因素干预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对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本身的靶向治疗。

  因此,在常规他汀类的基础上,加用通心络能够更彻底稳定易损斑块,更有效减少血管事件的发生。其研究成果于2010年发表于国际主流杂志《美国生理学杂志》上,由于该研究的科学性和影响力,该杂志同期专门配发了编辑部评论,题目为:传统中医药对现代医学的挑战,文章称“本研究为将来可能发展成为冠心病的高危患者点燃了希望之灯!”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健康资讯推荐
特别策划
热门问答更多
推荐医院更多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