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出血是高血压病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特别是男性朋友发病率很高,五六十岁的老年朋友特别应该预防这种疾病。尽量做到好防治,一旦出现脑出血症状应该马上进行及早治疗。而且近年来年轻的高血压病人也可发脑出血。
2011-07-03高血压眼病病人中约70%有眼底改变。眼底阳性率与性别无关,但与病人年龄有比较密切的联系,年龄愈大阳性率愈高。临床常见的呈慢性经过的高血压病患者中,眼底阳性率与病程长短呈正比;病程时间较长者,眼底阳性率亦较高。
高血压患者最常见的临床表现是出现头晕、头痛等症状。如果出现血压急骤升高,脑、
心、肾、视网膜等重要器官出现特殊症状,为高血压急症,会引发高血压脑病、脑出血、急
出现肾脏损伤初期,仅会有轻度蛋白尿,随着病程演进,肾小球纤维化继而肾功能逐渐下降,肾性高血压出现。如果病情发展迅速恶化,表现为头痛为突出症状,伴有恶心、呕吐、食欲缺乏,心脏扩大,心力衰竭,视力模糊,甚至失明及神经系统异常。
2010-12-07临床常见的呈慢性经过的高血压病患者中,眼底阳性率与病程长短呈正比;病程时间较长者,眼底阳性率亦较高。血压增高程度与眼底阳性率基本平行,舒张压增高对眼底病变的作用更为显著。眼的屈光状态,对高血压病眼底阳性率有一定影响;远视眼高于正视眼,近视眼则低于正视眼。
众所周知,高血压可引起心、脑、肾等多脏器的并发症,可导致很高的致残率和致死率,其中74%的病人有心脏并发症,32%出现眼底病变,42%有肾脏并发症,10%的高血压患者死于肾功能衰竭。在一组追踪观察20年之久的病例中,眼底检查呈高血压眼底改变I级者,12%出现蛋白尿,Ⅱ级者22%有蛋白尿,19%男性出现肾功能下降,Ⅲ级者57%出现蛋白尿,27%男性出现肾功能下降
2010-11-20所有人都知道我那频频在媒体亮相的孪生兄弟——高血压,对我却鲜有耳闻。其实。我在人群中出现的次数并小少.100个人中便有4个人身上有我的足迹.而在100个老年人中.有10个可见我的影子。
此症是高血压病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男性发病率稍高,多见于50~60岁的老年人,但在年轻的高血压病人也可发病。
刚参加工作不久的小李最近经常感到困倦乏力、心悸、头晕、眼黑,小李没有在意,以为是工作太累导致的,直到她晕倒在工作岗位上才发现,原来是血压太低惹的祸。河北医大二院心内科副主任郝玉明提醒,上班族已经成为低血压高发人群,经常测量血压、关注血压健康是上班族维护自身健康必不可少的一步。
于女士患有高血压和糖尿病,虽然服了降压药,但血压仍不稳定。她的妹妹患单纯高血压病,服用医生开的降压药后效果不错,就介绍给姐姐。可是医生告诉于女士:伴有糖尿病的高血压患者使用降压药有特殊的要求。
高血压与肾病的密切程度绝对不亚于孪生兄弟。鉴于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如此大人群的高血压发病率,重视高血压与肾病的关系,重视高血压患者的肾脏情况,就成为一项燃眉之急的紧迫任务。而降低肾病发病率除了媒体宣传,提高老百姓的认知外,成立高血压肾病专科门诊,让每一个高血压患者及时检查肾脏是最有效的方法。
由于长期的血压增高,血流有力地冲击血管壁,血管的机械负荷加大,动脉壁容易受到损伤,使它的正常生理功能发生紊乱,并由于动脉侧压的变化,脂类容易侵入并沉积在血管壁上形成斑块。或由于血管壁的张力增加,动脉内膜过度伸张,弹性纤维破裂,造成内膜损伤,如果血栓形成,内膜纤维增生,这样就为形成动脉粥样硬化奠定了基础。
2010-08-16近日,诺华中国—卫生部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心学术交流合作伙伴项目“第二届中美心血管高层交流峰会”在上海举行。在这次学术交流峰会上,最新发布的NAVIGATOR研究结果备受中美心血管领域专家的关注。该研究首次证实,糖尿病前期患者采用RAS抑制剂缬沙坦能有效预防糖尿病的发生。
2010-08-05急性肾小球肾炎引起的高血压,是临床上较常见的继发性高血压之一。其特点是,轻症及儿童患者高血压较为少见,或为短暂性,且以收缩压升高为主,而成人患者高血压的发生率为70%~80%,收缩压和舒张压常均升高。
2010-08-03高血压肾病的发病年龄多在40~50岁以上,高血压病史5~10年以上。早期仅有夜尿增多,继之出现蛋白尿,个别病例可因毛细血管破裂而发生短暂性肉眼血尿,但不伴明显腰痛。常合并动脉硬化性视网膜病变、左心室肥厚、冠心病、心力衰竭、脑动脉硬化和(或)脑血管意外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