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吴以岭院士解析心血管事件链

2013-03-20 11:21:5839健康网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心血管事件链”是国际医学界近年来对心血管病发病规律的最新认识,由美国著名心脏病学专家Braunwald教授首次提出,他认为心血管疾病就是以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等致病因素造成的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为起点,以心源性猝死为终点,中间穿插着心肌梗死、致命性心律失常、慢性心衰等心血管病变的一个个事件链条。

  络病是人体气血经络不通而出现的病理状态,它可以发生在心脑血管病、糖尿病并发症、恶性肿瘤等。关于络病理论的论述,从春秋战国时就已经开始了,一直到明清也有散在研究,但是没有形成系统理论。吴以岭院士几十年来致力于络病理论研究,使之成为我国的创新学科和优势学科。他用络病理论指导心脑血管病、糖尿病及其血管并发症以及恶性肿瘤的治疗,取得了突出成就,运用络病理论预防高血脂、高血糖、高血压“三高”人群心脑血管病的发生,降低患病率,以及心脑血管病的致死、致残率,都具有重要意义。

  吴以岭院士解析通络干预心血管事件链

  记者:近几年来,医学界提出了心血管事件链,一提到链,给人的感觉就像是成串的,那么心血管病也会成串吗?

  吴以岭:“心血管事件链”是国际医学界近年来对心血管病发病规律的最新认识,由美国著名心脏病学专家Braunwald教授首次提出,他认为心血管疾病就是以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等致病因素造成的动脉粥样硬化病变为起点,以心源性猝死为终点,中间穿插着心肌梗死、致命性心律失常、慢性心衰等心血管病变的一个个事件链条。

  络病理论是中医理论体系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络病如同一条红线贯穿于心血管事件链始终,人体经络气血不通,可以引起心血管事件链的各环节病变。如果想有效预防心血管病,需要从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等各个初始环节就开始进行通络干预。

  记者:总是说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是心血管病发生的基础,那么这些因素到底是如何引发心血管病的?

  吴以岭: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造成心血管病的原因较为复杂,它们可以增加血液的黏稠度,可以启动血管硬化的许多环节,但有一点非常重要,那就是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都会损伤血管内皮,血管内皮受损可以说是整个心血管事件链的始动环节。血管内皮是一层附着在血管内壁上致密而脆弱的膜。内皮受损后,血液中的脂质、血小板很快就在受损处沉积形成粥样硬化斑块。斑块肯定会堵塞血流,堵得不严重会使心脏缺血,如果堵死了那就是心肌梗死。

  此外,血管内皮受损后,血管的弹性也会随之变差,在寒冷刺激、情绪激动等因素作用下极易出现血管痉挛,痉挛的血管同样可以影响心脏的血液供应。

  记者:目前经过检查可以发现血管中的斑块,许多医院发现了冠脉斑块就建议做支架手术,是不是一定要手术呢?

  吴以岭:在医学上,斑块分为钙化斑块和软斑块,钙化斑块堵塞血管超过70%时放支架效果比较好。软斑块主要问题是容易破裂,就像薄皮大馅的饺子,有一层薄膜,在情绪激动、剧烈运动、酗酒、寒冷等情况下或血压突然升高,血流冲击斑块或血管痉挛时,包膜就会破裂,形成的血栓就会在顷刻间完全堵塞住血管,如果堵住了冠状动脉就会发生心肌梗死或猝死,在这种情况下,也需采取急性溶栓或支架手术。钙化斑块如果多发,或者堵塞还没有那么严重,就要用药物治疗,软斑块也更适合长期的药物治疗。

  记者:能详细介绍一下怎样选择治疗药物吗?

  选择药物西药首先要考虑降脂药、抗凝药,因为形成斑块的主要物质就是血液里的脂质和凝集的血小板,降脂与抗凝可以达到延缓斑块生长、稳定斑块的目的。再就是要选择中药通络药,因为中医学的“络”包括了西医学的血管,特别是一些微小血管在内,通络药物既能保护血管内皮,防止血管痉挛引起心绞痛,又能抑制斑块形成,稳定斑块,防止斑块破裂。

  医学界倡导的“金三角”方案其实是一个预防冠心病心梗发生的好方案,即他汀类药物+阿司匹林+通络中药。其中,他汀类药物能降低血脂,阿司匹林抗凝,通络中药与他汀类组合可以增强降脂效应,与阿司匹林组合可以增强抗凝、降低血液黏稠度的效果,并能明显改善阿司匹林抵抗,据统计长期服用阿司匹林有24%的人失效,这就是阿司匹林抵抗,而同服通络中药后,可以继续让阿司匹林发挥作用。还有一部分人长期应用阿司匹林引起胃肠道出血,应用他汀类药物引起了肝功能异常,这种情况下,单用通络中药仍可起到较好的防治效果。

  记者:前面在心血管病事件链中提到了心律失常,心律失常在这一长链中关键吗?

  吴以岭:冠心病、心肌缺血,尤其是心肌梗死都容易引发心律失常。引发的心律失常大致可分为快速性和缓慢性两类,发病机理都非常复杂,快速性心律失常多因心脏多离子通道功能和心脏自主神经功能发生紊乱而导致,缓慢性心律失常则和心脏起搏电流、心脏传导功能以及心脏自主神经功能有密切关系,在临床上,快速性和缓慢性往往又会同时发生,因此治疗起来非常棘手,很难选药。

  心律失常又会加重冠心病的病情,比如原来缺血轻,因为心律失常而加重了缺血;原来没有心衰,可能因为心律失常造成心衰,原来没有梗塞,因为心律失常可能使斑块脱落了引发了心肌梗塞。所以说在心血管事件链中一定要重视心律失常。

  近年来治疗心律失常也有一个新变化,也就是从对抗心律失常转变为调节心律失常,因为对抗的药副作用都很大,而调律的药物就比较安全,比如参松养心胶囊是我国第一个开展循证医学临床研究的中药抗心律失常药物。它针对心律失常络虚不荣、络脉瘀阻的络病病理特点,综合运用了益气养阴、活血通络、清心安神等通络中药,具有整合调节抗心律失常作用,对缓慢性、快速性心律失常均有独特效果。

  记者:一提到心脏病都心衰了就感觉很严重,总认为人就没救了,从医学上看是这样吗?

  吴以岭:慢性心衰是位于心血管事件链后期的一个环节,是冠心病、风心病、高心病等各种心血管疾病的终末阶段,但也不是不能治疗,许多人带病仍可以延年。心衰的突出表现是心慌、气喘、夜睡不能平卧、下肢浮肿。

  过去医学界认为慢性心衰就是心脏舒缩无力,出现瘀血、水肿,所以治疗原则主要是强心、利尿、扩血管。近年来通过研究发现,心脏舒缩无力、瘀血和水肿都只是表面现象。慢性心衰之所以发病,根本在于人体神经内分泌的过度激活,心脏变大,形态发生改变,也就是医学上所说的“心室重构”,只有解决这两个问题,慢性心衰才能得到根本改善。所以,治疗慢性心衰不仅要强心、利尿、扩血管以治标,更重要的是抑制神经内分泌过度激活,减少心室重构以治本。

  治疗理念的更新,带来了治疗药物的变化。过去治疗慢性心衰的主要药物是地高辛、利尿药、硝酸酯类等,主要作用是强心、利尿、扩血管。现在强调应用β受体阻滞剂、ACEI等药物联合应用,抑制神经内分泌的过度激活,改善心室重构。

  中医络病理论认为,瘀血阻络是慢性心衰发病的中心环节,心气虚乏是主要病理,运用活血通络、益气温阳、利水消肿的中药就能起到标本兼治治疗慢性心衰的作用。一种药物既能强心利尿扩血管,又能抑制神经内分泌系统过度激活,减少心室重构,改善慢性心衰患者的心功能,具有多环节、多途径、多靶点的治疗优势。

  吴以岭简介

  中国工程院院士,河北省首届十二大名中医,河北医科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华中医药学会络病分会主任委员,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

  业务专长:引领我国络病理论的创新性研究,创立络病学新学科,以中医络病理论指导冠心病心梗、心绞痛、心肌缺血、脑梗塞、脑出血及后遗症的治疗,对慢性心衰、各种心律失常包括早搏、房颤、传导阻滞、慢快综合征等具有丰富临床经验。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特别策划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