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为何患脑梗的人越来越多?5类食物容易让血管变堵,尽量少碰

2022-05-27 00:05:4139健康网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这次是你运气好,闯过这一关,不然后果不堪设想。”医生再次叮嘱王大伯“鬼门关里走一趟,我也算是长记性了。”王大伯觉得自己无颜面对子女。65岁的王大伯前几年因脑梗入院,检查发现右侧小脑和左侧枕叶脑梗死,

“这次是你运气好,闯过这一关,不然后果不堪设想。”医生再次叮嘱王大伯

“鬼门关里走一趟,我也算是长记性了。”王大伯觉得自己无颜面对子女。

65岁的王大伯前几年因脑梗入院,检查发现右侧小脑和左侧枕叶脑梗,自此以后就一直服用抗血栓药,最近王大伯自我感觉良好,以为病情好了吃药浪费钱,就擅自停药。谁劝也不管用,可这一停就出了事。

这天,王大伯单独在家,觉得头晕目眩右侧身体发麻,紧接着手也抬不起来了,以为是太累,待会就能恢复,于是回屋休息。休息中,王大伯感觉手脚发麻,右侧身子不能动了,也说不出话,直到儿女回家,将他送入医院才捡回一条命。

脑梗复发,究竟受哪些因素影响呢?

一、哪些因素容易引起脑梗复发?

脑梗死,指的是脑组织因局部血液循环出现障碍而缺氧、缺血,引发脑组织局部坏死或软化,从而造成脑神经功能性缺损的临床症状。

《中国脑卒中防治报告2018》指出:临床脑卒中患者复发率高达40%、1年后脑血管疾病发作率17.1%、2年后复发率25%、5年后复发率至少达到30%,值得警惕的是,复发患者的残疾风险和死亡风险是首发卒中患者的9.4倍!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神经内科宋毅军曾表示:脑梗死发生的根本原因是脑组织局部血液循环障碍,所以任何能够造成脑组织血液循环障碍的疾病和与之有关因素都属于高危因素,比如:脑动脉粥样硬化。

由此可见,导致脑梗死复发的常见因素大致可列出10类,如: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心律不齐、房颤)、高脂血症、肥胖、吸烟、缺乏运动、精神高度压力、饮食不合理、腰臀比例不合理等等。

二、脑梗死的4个误区,你踩中几个?

脑梗死对人体健康的威胁毋庸置疑,很多老年患者就是因治疗不及时而悄然离世,这都是因为人们对脑梗死存在很多误区,有4个误区最常见,看清楚以后别再犯。

误区一:脑血管检查正常,就不会患脑血管疾病

脑血管检查正常只能说患上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小了一些,但是并不等于不会得脑血管疾病。因为脑血管疾病虽然和脑部血管有关,但是脑血管并不是唯一因素,如上所述,脑梗死的诱因也可能是心脏疾病,医学调查显示,脑血管疾病有五分之一和心脏疾病有关,这说明脑血管检查正常的人也可能因心脏疾病或其他因素患上脑血管疾病。

误区二:阿司匹林可以预防任何脑卒中

阿司匹林作为一种药物,肯定是有自己的药效的,但是药物的使用也不能忽略个体差异性并不是任何人都可以吃阿司匹林的。退一步说,脑卒中的诱因有很多,它的预防和治疗需要考虑全面因素,而不是吃某种药物、某种食物或者通过单一途径就能解决的,比如:降糖、调脂、降压等方面都要专业医生的指导达到综合治疗

误区三:药物有毒,保健品更安全

药物在上市之前需要经过研发机构的临床检验,也要通过药监部门的层层检验,最终到达患者手中,相比之下,保健品的上市远达不到药物上市的检验规格,其安全性是不可能超过药物的,所以这种说法是错误的。更不必说,很多保健品中加入中药、激素和不明成分,这些物质很难把控,一不小心就伤身,也是不能乱吃的,这和药物安全性无关。

误区四:病好了就不用吃药了

正如故事开头的王大伯,自以为脑梗死好了就停药,谁知把自己送入“鬼门关”,其实“病好了”有时候只是表面现象,普通人对于健康的定义只是能吃能动,和医学上消除病根的健康不是一个概念。心脑血管疾病一旦病发,吃药的目的是治好人体内部心脑血管上的病灶,因此患者服药和停药一定要谨遵医嘱。

三、不想脑梗上身,5类食物再爱吃也要少碰

预防脑梗一定要管住嘴,俗话说:“病从口入”,很多食物都可能会成为脑血管疾病的诱因,如果管不住嘴乱吃乱喝,脑梗就会悄悄缠上你。这5类食物别乱吃!

酒精:酒精进入人体后会对肝肾、肠胃都造成损害,但最大的损害其实是进入血液后对血管会导致血管内壁损伤、弹性降低,久而久之就发生动脉粥样硬化,血管内壁损伤部位积聚脂质也很容易形成血栓,增加脑血栓和脑梗死的风险。此外,酒精对神经中枢的刺激和血压的改变也可能会改变颅内压和凝血机制,诱发心脑血管疾病。

高盐食物:钠离子是人体内不可缺少的重要成分,但是长期吃高盐食物很可能导致体内钠离子偏高,过量的钠离子积累在血液中会对血管平滑肌细胞产生刺激,造成肿胀,引发血压升高,动脉斑块受到高血压的影响脱落堵塞就可能引发脑梗。此外,高钠还可能损伤胃黏膜,诱发肠胃疾病。

高脂食物:大量的脂肪摄入会增加人体血液中的脂质,比如:反式脂肪酸,而这种物质会加速血管病变,再加上高脂食物会增加人体内的亚硝酸盐的含量,成为心血管的负担,从而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

高嘌呤食物:高嘌呤有三高之外“第四高”的称呼,是当代人需要警惕的普遍健康障碍之一,它也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危因素之一,生活中要学会控制嘌呤摄入,尤其是通风、高尿酸血症的患者。

高糖食物:大量的糖分不仅会增加血管负担,而且还会诱发肥胖、糖尿病等风险,因此一定要学会控制糖分摄入,尤其是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等患者。

四、预防脑梗,3件事情要做好

想要预防脑梗,除了注意饮食上的禁忌外,也要综合考虑,从引发脑血管疾病的根源入手,这3件事一定要做好。

首先,保持适量的运动,适量运动可以增加人体的活力,最重要的是可以对血管起到一定的正向作用,也可以减少肥胖,降低人体脂肪,一般运动方式可选择柔和的,比如:慢跑、游泳、太极、体操或瑜珈等,适合自己就行,每周3-5次,单次运动30-60分钟为佳,注意循序渐进即可。

其次,饮食上注意“两低三化”,低盐分、低脂质,减少心脑血管疾病的诱因,此外要注意不要偏信某种食物的特殊功效,要做营养成分合理化、膳食比例平衡化和食材种类多样化。

最后,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生活中要注意起居饮食的时间,最好保持一定的规律,不要轻易打破自己的生活节律,要学会提高睡眠质量,平衡工作和生活,最重要的是调节自身的情绪,提高精神状态。

大脑就像是人体的最高“指挥官”,它的健康与否直接关系到一个人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因此无论症状大小,都不能轻易忽视,脑卒中、脑梗的治疗更不能马虎。小妙在此提醒大家:心脑血管疾病的预防一定要早做,患者们也要遵循医嘱,不要擅自换药、停药。


参考资料:

[1]《脑卒中的10大误区坑了很多人,你知道多少?》.医学界神经病学频道.2019-02-07

[2]《年轻人不会得脑卒中?脑卒中的九大误区,您了解吗》. 健康四川官微.2021-10-29

[3]《预防脑梗,需要注意这五点》. 衡水市中医医院武强院区.2022-02-07


未经作者允许授权,禁止转载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特别策划
脑梗死
擅长脑梗死专家更多
  • 彭勃主治医师湖南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擅长领域:用中西医结合诊治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梗死、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颅内动脉瘤、颅内血管畸形、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三叉神经痛、特发性面神经麻痹、偏侧面肌痉挛、急慢性格林巴利综合征、各种神经痛、急性脊髓炎、脊髓压迫症、脊髓空洞症、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中枢神经系统各类感染性疾病、视神经脊髓炎、多发性硬化、帕金森病、肝豆状核变性、特发性震颤、肌张力障碍、运动神经元病、多系统萎缩、癫痫、癫痫持续状态、偏头痛、紧张性头痛、阿尔茨海默病、血管性痴呆、脑性瘫痪、缺血缺氧性脑病、脱髓鞘脑病、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遗传性共济失调、重症肌无力、周期性麻痹、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炎性肌病、睡眠障碍、眩晕症、神经症、自主神经功能不全、雷诺病、全身性疾病所致神经系统病变、中毒和药物不良反应所致神经系统疾病等。

  • 高晓峰主治医师湖南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擅长领域:中西医结合诊治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梗死、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颅内动脉瘤、颅内血管畸形、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三叉神经痛、特发性面神经麻痹、偏侧面肌痉挛、急慢性格林巴利综合征、各种神经痛、急性脊髓炎、脊髓压迫症、脊髓空洞症、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中枢神经系统各类感染性疾病、视神经脊髓炎、多发性硬化、帕金森病、肝豆状核变性、特发性震颤、肌张力障碍、运动神经元病、多系统萎缩、癫痫、癫痫持续状态、偏头痛、紧张性头痛、阿尔茨海默病、血管性痴呆、脑性瘫痪、缺血缺氧性脑病、脱髓鞘脑病、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遗传性共济失调、重症肌无力、周期性麻痹、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炎性肌病、睡眠障碍、眩晕症、神经症、自主神经功能不全、雷诺病、全身性疾病所致神经系统病变、中毒和药物不良反应所致神经系统疾病等。

  • 陈晖主治医师湖南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擅长领域:用中西医结合诊治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脑梗死、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颅内动脉瘤、颅内血管畸形、颅内静脉窦血栓形成、三叉神经痛、特发性面神经麻痹、偏侧面肌痉挛、急慢性格林巴利综合征、各种神经痛、急性脊髓炎、脊髓压迫症、脊髓空洞症、脊髓亚急性联合变性、中枢神经系统各类感染性疾病、视神经脊髓炎、多发性硬化、帕金森病、肝豆状核变性、特发性震颤、肌张力障碍、运动神经元病、多系统萎缩、癫痫、癫痫持续状态、偏头痛、紧张性头痛、阿尔茨海默病、血管性痴呆、脑性瘫痪、缺血缺氧性脑病、脱髓鞘脑病、皮层下动脉硬化性脑病、遗传性共济失调、重症肌无力、周期性麻痹、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炎性肌病、睡眠障碍、眩晕症、神经症、自主神经功能不全、雷诺病、全身性疾病所致神经系统病变、中毒和药物不良反应所致神经系统疾病等。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