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戒烟预防高血脂 看懂高血脂化验结果

2010-08-30 03:30:0039健康网社区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被医学界称为“隐形杀手”和冠心病“元凶”的高血脂,并没有因为人们对它的漠视而停止侵害健康的脚步。我国血脂异常患病人数已高达1.6亿,35岁以上的人群中有2500万人同时患有高血压和高脂血症。虽然血脂异常没有明显的症状,可一旦发病却可能造成伤残或死亡的后果。

  被医学界称为“隐形杀手”和冠心病“元凶”的高血脂,并没有因为人们对它的漠视而停止侵害健康的脚步。我国血脂异常患病人数已高达1.6亿,35岁以上的人群中有2500万人同时患有高血压和高脂血症。虽然血脂异常没有明显的症状,可一旦发病却可能造成伤残或死亡的后果。

  化验单结果正常不等于没有危机

  很多人到医院拿到血液检查报告单后,往往会第一时间把自己的指标与报告单上所列的参考值作对比。假如各项指标都在参考范围内,市民很有可能认为自己一切正常,根本无须治疗。其实这是最大的误区。因为对于那些患有糖尿病、冠心病的人来说,他们的血脂应该控制得比化验单上所显示的正常数值更低,这才是比较安全的。

  报告单上所列的血脂参考值并不可靠,因为每个人的正常值会因其自身所具有的危险因素不同而不同。例如,一个吸烟且家族中有早发冠心病病史的人,其血脂正常值的上限就要低于不具有这些危险因素的病人。

  因此,拿到血液检查报告单后,绝对不能按照参考值自行判断情况是否正常,正确的做法是到正规医院看医生。医生会根据统一的血脂防治指南,结合体检者的年龄、所患疾病、是否合并其他危险因素等情况具体分析,判断体检者的血脂水平是否正常。例如,治疗血脂异常首先是将“坏”胆固醇降至达标水平,那么对于那些本身就患有糖尿病、冠心的人来说,“坏”胆固醇究竟控制在多少才是正常的呢?

  急性心肌梗死、不稳定心绞痛、冠心病或者脑血栓+糖尿病的患者:每2~3个人中将有1个人在未来10年中发生心肌梗死,属于极高危的患者,所以他们的“坏”胆固醇应该降低到<2.1mmol/L (80mg/dL)

  糖尿病、脑血栓、高血压+3个其他危险因素患者:每6~7人中有1个将在未来10年中发生心肌梗死,属于高危患者,“坏”胆固醇应该降低到<2.6mmol/L(100mg/dL)

  高血压+任何1个其他危险因素:“坏”胆固醇应该降低到<3.4mmol/L(130mg/dL)

  无任何疾病或危险因素的血脂异常患者:“坏”胆固醇应降到<4.1mmol/L(160mg/dL)

  高血脂六大危险因素:吸烟居首位

  专家表示,一般来说,人体血管表面的上皮细胞对血管有“密封”的作用,血脂无法进入血管壁。那到底是何方神圣帮助血脂突破这重屏障,侵入血管壁的呢?对此,医学界经过了多年研究,归纳出以下六大危险因素:

  第一位:吸烟。吸烟已被证实为导致高血脂的头号危险因素。因为香烟中的有害物质会逐渐损伤血管的上皮细胞,使上皮细胞间的缝隙增大。这样一来,血脂随血液流经这段血管时,就能像水中的泥沙一样通过上皮细胞的缝隙,在血管壁内沉积形成血栓。周教授介绍,前一段时间医院就有一位28岁的病人由于长期吸烟引起高血脂、动脉硬化,最后因心肌梗塞死亡。

  第二位:高血压。血压过高,使血管上皮细胞长期受到高压冲击,发生变性、功能减退,从而让血脂伺机进入血管壁。

  第三位: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含量过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是一种抗动脉粥样硬化因子,是一种对人体有益的血脂。它能够在血管壁内外自由往来,因此可以把已在血管壁中沉积的血脂重新“搬”出来,“逆转血脂在血管壁中沉积的过程”,周教授说。但遗传因素和生活习惯都对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的含量有影响,比如吸烟、缺乏运动就会使其含量减少。

  第四位:早发冠心病家族史。如果市民有早发冠心病家族史(直系亲属中男性发病早于55岁,女性早于65岁),很有可能其本人基因上也有缺陷,天生血管内壁功能不好,同样有可能导致高血脂。

  第五位:糖尿病。糖尿病对血管壁上皮细胞的危害与冠心病相当,同样容易导致动脉粥样硬化。

  第六位:年龄。血管上皮细胞的功能也会随年龄渐长而退化,当男性超过45岁、女性超过55岁,就要注意积极防治高血脂。

  凡是有以上危险因素的人群,都应该高度关注自己的血脂情况。“没有症状不等于血脂不高。”专家特别强调,由于高血脂的发病是一个慢性过程,轻度高血脂通常没有任何不舒服的感觉,等到出现头晕目眩、头痛胸闷乏力、口角歪斜、不能说话等症状时,冠心病、脑中风等严重疾病也不远了。

(责任编辑:凌喆)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特别策划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