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养生方法中,“春捂秋冻”是有一定道理的。所谓秋冻,就是指秋季不要过早、过多地添衣,而是要适当冻一冻,从而激发身体逐渐适应寒冷,预防冬季多种疾病的能力。
秋冻的方法很多,可做些户外耐寒锻炼,如散步、慢跑等。当周身微热,尚未出汗时,即可停止,切勿运动到大汗淋漓,否则,寒气通过毛孔进入人体,易引发感冒。此外,坚持冷水洗脸,按摩鼻翼两侧,也是秋冻行之有效的方法。
但是要注意部分人群要避免秋冻,盲目秋冻会影响身体健康。显然,秋冻是有讲究的,并非人人都适合。心血管患者就尤其需要谨慎对待的了。
秋季的气候特点就是气温渐凉,早晚温差大,天气干燥。这种气温的骤然变化,会使心脑血管疾病患者感冒、感染,使病情加重;严重者可诱发心衰、心梗、脑卒中等。因此,夏秋交替,心脑血管病患者应引起注意,做到未病先防。
天气寒冷可导致血管痉挛,最终发生急性心肌梗死及心绞痛。据统计,每年10月份左右是急性心肌梗死发病的高峰期。当气温、气流等气象变化剧烈时,人体受到寒冷刺激后全身毛细血管收缩,引起血压升高,心、脑负荷加重,脑部缺血缺氧。尤其是老年人对外界环境变化适应差,很容易发生中风。
所以,老年人,特别是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不要盲目“秋冻”,而是要根据天气变化适时增减衣服,以免感冒,诱发心脑血管疾病发生。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