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医生 找医院 查疾病 症状自查 药品通 健康笔记

小症状拉响大中风警报

2007-11-03 14:27:00《家庭医学》
栏目关注:
核心提示:中风又叫卒中,医学上称急性脑血管病,或脑血管意外。“人之百病莫大于中风”,它是威胁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

  中风又叫卒中,医学上称急性脑血管病,或脑血管意外。“人之百病莫大于中风”,它是威胁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一个人如果不幸发生中风,即使能及时抢救化险为夷,也多留下瘫痪、失语或痴呆等后遗症,导致病残及丧失生活和工作能力。患中风的中老年人常发生这样的感叹:“咱不怕死,只怕瘫”。的确,一个因中风导致半身不遂的人,吃喝拉撒全靠别人伺候,还真会冒出“生不如死”的念头来。不过,光怕又有什么用?明智之举是“防”字当头。如何防患于未然呢?要诀之一就是随时留心自身的感觉,一旦出现中风的预兆,及时就医。临床医生告诫我们,正是这些“蛛丝马迹”,为您拉响了中风警报。

  

  鼻子出血:专家的观察资料显示,有高血压病史和动脉硬化症的中老年人,鼻出血乃是即将发生中风的警报。在发生鼻出血后的1~6个月,约有50%的人会发生脑卒中。专家们认为,中老年人体内大小血管均发生不同程度的硬化,血管壁纤维组织增生,血管弹性减退,脆性增加,鼻腔的血管丰富而又浅在,血管周围的粘膜下组织很少,加上血管硬化后脆性增加,血管回缩力和收缩性均差,当血压突然升高时,硬化、脆弱的血管壁因耐受不了压力而致破裂出血。鼻血管的这种变化,也恰恰反映了脑血管有类似的脆弱,只是暂时还未发病。当高血压、脑动脉硬化病人有鼻子出血时,应及时适当使用降压药和血管软化药,切不可贻误“战机”,疏忽麻痹,一旦脑溢血突发,则追悔莫及。

  突然视力模糊:有的老年人突然发生视力下降或异视,可以被看作中风的又一个警报。原有高血压、动脉硬化的老人,由于血管硬脆,位于眼睛玻璃体附近的小血管,常易破裂出血。经常出血可使周围组织增生及侧枝循环,因而产生新生血管,致使视网膜剥离,引起急性视力下降,与此同时常有“红视”和“黑视”现象。老年人由于动脉粥样硬化,动脉内壁上的粥样斑块脱落,导致视网膜中央动脉的栓塞,使供应视网膜营养的血液循环受阻,以致产生组织坏死,视细胞失去视觉功能。动脉硬化后,血管内径变小,血流受阻,视乳头供应相对减少,久而久之视乳头因缺血而变性,病人视力骤然模糊。因此,老年人突然视物模糊,切莫等闲视之。

  频频呵欠:打呵欠是人的一种正常生理现象,但一些老年人,特别是患有高血压、脑动脉硬化、血液粘稠度高的老年人,当出现频频呵欠时,是一种不祥之兆、提示“中风”即将来临。大量的临床观察及回顾性调查资料证明,约有70%以上的脑中风患者,在发病前的5~10天内均有频繁打呵欠的现象。这种现象是大脑严重缺氧而向我们发出的呼救信号。这是因为血管硬化后,造成血管壁弹性减低,血管管腔相对变狭窄,致使单位时间内血流减少,这样脑组织就会经常处于缺氧状态。机体为了改变这种状态,有两种自身调节途径:一是通过大脑的反馈机制,刺激呼吸中枢,调节呼吸速度和深度来纠正缺氧状态;二是通过打呵欠张口深吸气,使脑内压下降,静脉回心血量增加,从而使心血输出量也相应增加,迫使血液迅速到达脑组织,以改善脑缺氧状态。因此,老年人特别是患有高血压、脑动脉硬化症的老年人,当出现呵欠连绵不断时,要警惕脑中风发生,应尽早由家属陪同去医院检查。

  记忆力减退:有的老年人对近事很容易遗忘,对人的名字或事物的名称最容易忘记,甚至一时想不起同事或朋友的名字,一下子找不到自己所放的常用物品。记忆力减退是脑动脉硬化症具有特征性的一种症状。由于动脉内膜增厚,管腔狭窄,粗细不均造成脑血流不畅,脑组织和脑细胞处于慢性缺血缺氧状态,因而记忆力明显减退。记忆力减退与脑血管供应障碍有关,很可能是缺血性中风(如脑梗塞)的预兆,应及时找医生检查,以明确诊断,及时治疗。

  肢体麻木:肢体麻木这种异常感觉,在许多疾病中都可能出现,诸如末梢神经病变、糖尿病、颈椎病等。但肢体麻木还预示灾难性的中风正向你逼近。高血压病人由于血管收缩,全身小动脉痉挛,动脉管腔变窄,肢体血液循环障碍,可出现手足发麻症状。患脑动脉硬化的老年人由于大脑组织,特别是大脑皮层缺血,脑部的感觉和运动中枢功能性障碍,导致相应部位的肢体麻木。其多为一侧上肢或下肢,或半身不遂。麻木感已将中风的警报拉响。因此,中老年人当发现肢体麻木时,切不可“泰然处之”,可作为血液流变学测定和脑血流图检查,了解血液瘀滞的动态变化和脑血管供血状况,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避免或减少中风的发生。

  困倦瞌睡:中老年人一旦出现倦意绵绵、昏昏欲睡,多是脑动脉硬化,大脑缺血所致,很可能是缺血性中风的预兆,一定要高度重视。医学专家的研究资料显示,大约有75.2%的人在中风前有轻重不等的瞌睡症状,这些瞌睡者后来大多在半年内发生了中风。

  眩晕:有的患有高血压、脑动脉硬化的中老年人,突然眩晕,单眼突然看不见东西,或肢体动作失灵等,症状持续可几分钟、十几分钟至数小时后不经治疗又可自然缓解,常反复发作,一天数次或数天发作一次不等,这在医学上称为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俗称“小中风“。其根本原因是因为脑动脉硬化,大脑突然供应不足或缺血,或颅内外血管出现微栓塞引起。美国心脑联合会的医学家指出,有短暂性脑缺血病史者,头一个月将有5%的病人发生脑中风,二年内将有40%,五年内将有55%发生脑中风。

  舌痛:有的人当血脂升高,特别是血液粘稠度明显高于正常值时,会感觉舌根疼痛,这也是脑血栓即将发病的一个信号。当血液变粘以后,血流速度减慢,即可使舌粘膜供血障碍,静脉淤血,产生丙酮和多肽类代谢产物,刺激舌神经而引起头痛,又可能促使脑血管中的血液凝结而形成血栓。

  呛咳:临床医生注意到,少数中风患者早期可能出现喝水或进食时偶尔呛咳的症状。为什么呛咳能成为中风的又一预兆呢?这是因为大脑缺血引起吞咽神经核受损,导致咽部感觉丧失,使食物或水误入气管所致。此警报经常被忽视,或当成咽喉病误治,往往招致悲剧发生。

(以上内容转载自新浪健康。)

  (实习编辑:朱文斌)

39健康网(www.39.net)专稿,未经书面授权请勿转载。

39健康网专业医疗保健信息平台 优质健康资讯门户网站  

中国领先的健康门户网站,中国互联网百强,于2000年3月9日开通,中国历史悠久、规模最大、拥有丰富内容与庞大用户的健康平台。多年来,在健康资讯、名医问答、就医用药信息查询等方面持续领先,引领在线健康信息,月度覆盖超4亿用户。

特别策划
中风
  • 血塞通泡腾片

    活血祛瘀,通脉活络,抑制血小板聚集和增加脑血流量。用于脑路瘀阻,中风偏瘫,心脉瘀阻,胸痹心痛;脑血管后遗症、冠心病心绞痛属上述证候者。[详细]

    去看看 ¥20.0
  • 血塞通分散片

    活血祛瘀,通脉活络,抑制血小板聚集和增加脑血流量。用于脑络瘀阻,中风偏瘫,心脉瘀阻,胸痹心痛;脑血管后遗症,冠心病心绞痛属上述证候者。[详细]

    去看看 ¥12.05
  • 灯盏花素片

    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用于中风后遗症,冠心病,心绞痛。[详细]

    去看看 ¥5.5
擅长中风专家更多
  • 陈夏凉主治医师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

    擅长领域:擅长治疗一切急慢性咳嗽、肺癌,胃癌,失眠;复发性口腔溃疡、口腔扁平苔癣、口腔肿瘤、牙痛,舌癌、鼻咽癌、口臭、舌痛症,牙龈炎(反复牙龈出血)、舌苔厚腻,各类慢性顽固性口腔粘膜疾病;出汗异常(盗汗,多汗症,手脚多汗症,色汗);颈椎病、长期发热性疾病;小儿科疾病(反复呼吸道感染、哮喘、消化不良、湿疹、癫痫、小儿多动症,小儿抽动症,小儿生长发育相关疾病);牛皮癣、顽固性皮肤病、湿疹,结节性红斑,痤疮,瘙痒症;溃疡性结肠炎、克隆氏病、肠易激综合征,慢性腹泻;系统性红斑狼疮,干燥综合征,白塞氏病,皮肌炎等各类风湿免疫性疾病;中药减肥;各种胃炎(肠化异型增生萎缩性胃炎感染);肿瘤化疗期间的中药调理(减毒增效);湿阻,眩晕症,更年期综合症,黄褐斑,乳腺疾病(肿瘤,增生,结节,纤维瘤),子宫肌瘤,外阴白斑,甲状腺结节,急慢性盆腔炎,慢性咽炎,慢性乙肝,肝癌;血液病(各类白细胞,白细胞减少及血小板减少症);中风后遗症,慢性下腰痛;酒渣鼻,过敏性鼻炎,唇炎,各类眼科疾病,五官科疾病、斑秃;疝气(俗称小肠气)、痔疮,遗尿及尿失禁,性功能低下,急慢性肾炎(蛋白尿及隐血),反复尿路感染;肝肾囊肿、胆囊及肝内胆管结

  • 侯加运主治医师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

    擅长领域:运用中医经典理论治疗消化系统、呼吸系统等疾病。用针灸、推拿治疗各类痛症如颈椎病、肩周炎、网球肘、腱鞘炎、腰椎间盘突出、膝关节炎等疾病。妇科病如月经不调、痛经。消化系统疾病如胃痛、腹泻、消化不良、便秘;神经系统疾病如中风后遗症、面瘫,失眠;穴位埋线减肥:火针治疗皮肤病如皮炎湿疹、痤疮、、荨麻疹、带状疱疹、银屑病,牛皮癣等。推拿治疗小儿消化不良、营养不良等疾病

  • 朱光辉深圳市龙岗区中医院

    擅长领域:主任中医师、教授, 国家首批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江西省名中医, 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硕士研究生导师,教授、主任医师,江西省中医学会委员,江西省中医药学会老年病学专委会副主委,江西省中西医结合内分泌专业委员会常委。从事中医老年病学及内分泌学临床研究30多年,具有很深的理论造诣和丰富的临床经验,长期担任其学科带头人, 擅长:老年病科各种疑难顽症的治疗:代谢综合征、糖尿病、三高症、心脑血管病、慢性肾病、尿毒症、中风后偏瘫、难治性失眠、顽固性头痛、偏头痛、痛风、风湿、类风湿性关节炎、骨性关节炎、老慢支、哮喘、乳腺增生、前列腺增生以及痤疮、荨麻疹、过敏性鼻炎、女性内分泌失调、养生调理。特别是对糖尿病并发的心脑肾血管疾病疗效显著。 主持和承担省级科研课题三项,一项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奖。在省级、国家级核心期刊发表专业学术论文30多篇,主编和参与编写中医学专著六部,并在国内外公开发行。

举报/反馈
链接地址:*
举报内容问题:*请选择举报类型
原创文章链接:
其他理由:
更多问题及建议:
联系方式: